一、行政訴訟中適用于回避的是哪些人員?
行政訴訟中適用于回避的是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回避。前兩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二、行政訴訟的特征:
(1)行政訴訟所要審理的是行政案件。
這是行政訴訟在受理、裁判的案件上與其他訴訟的區別。刑事訴訟解決的是被追訴者刑事責任的問題;民事訴訟解決的是民商事權益糾紛的問題,而行政訴訟解決是行政爭議,即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爭議。
(2)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通過審判方式進行的一種司法活動。
這是行政訴訟與其他解決行政爭議的方式和途徑的區別。在中國,行政爭議的解決途徑不止行政訴訟一種,還有行政復議機關的行政復議等等。而行政訴訟是由人民法院運用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
(3)行政訴訟是通過對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以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
其中進行審查的行政行為為具體行政行為,審查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違法行政行為的侵害。這就決定了行政訴訟與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在審理形式和裁判形式上有所不同。如行政訴訟案件不得以調解方式結案;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舉證責任由被告承擔;行政訴訟的裁判以撤銷、維持判決為主要形式等。
(4)行政訴訟是解決特定范圍內行政爭議的活動。
行政訴訟并不解決所有類型的行政爭議,有的行政爭議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而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均無類似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的限制。至于,不屬于行政訴訟解決的行政爭議只能通過其他的救濟途徑解決。
(5)行政訴訟中的當事人具有恒定性。
三大訴訟活動當中基本上都有回避制度,必須要進行回避的這些人員也都是特定的。但是,行法不分家其實是我國行政執法的特色之一,所以,有很多的行政違法行為,普通行政相對人基本上都得一直上訴到最高院才能維護到自身的合法權益。
行政訴訟法院不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則的若干規定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案件的管轄
2020-12-07買股票能成為股東嗎
2021-02-22雇傭童工怎么辦
2020-12-18房產繼承公證程序
2020-11-24外貿出口程序有哪些
2020-12-12不給撫養費怎么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措施有哪些
2021-03-24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