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人物等名稱均為化名)
問題提示:僅有被告人供述的情況下故意殺人與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如何區分?
【要點提示】
無其他證人在場或其他證據證明,僅有被告人供述的情況下,區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過失致人死亡及意外事件應綜合考慮被害人的傷情、雙方的矛盾性質等多種因素,深入分析被告人主觀上是否具有犯罪動機、客觀上是否實施了犯罪行為,才能得出準確結論。
【案例索引】
一審: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法院(2009)青刑初字第317號(2010年2月25日)
【案情】
公訴機關: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秦*鎖
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2009年2月28日晚,秦*鎖在親屬家飲用大量白酒(9兩至1斤)后,于當晚10時許,回到天津市西青區李七莊街梨園頭村梨秀園13號樓1門102室的家中。秦*鎖稱,當晚23時許,其向被害人張某某(其妻)要張的身份證,欲更換手機資訊方式(因其手機系用張的身份證購買),張某某不給,雙方發生爭執并互相推搡廝打,后秦*鎖用手打了被害人頭部一個耳光(嘴巴),發現張倒在床上后有嘔吐現象且叫之不應,以為張在嚇唬自己,就清理床鋪后到衛生間方便,期間聽到張摔下床的聲音,從衛生間出來后發現張躺倒在地,呼喚不應,以為張已睡著,自己又搬動不了張,遂為其蓋上被子后回自己房間睡覺,3月1日上午10時許,自己醒來發現張某某經呼應后沒有反應,隨即打電話喊來自己的姐姐,找來本村醫生進行救治,中午時分又聯系其他人員將張某某送到四六四醫院進行搶救。張某某住院后一直昏迷,于2009年3月16日醫治無效死亡。經鑒定,張某某系因頭部受外力作用致顱腦損傷后繼發腦水腫、腦梗死、腦疝致呼吸、循環衰竭死亡。秦*鎖于3月17日被公安機關查獲歸案。經偵查,秦*鎖在3月1日10時許喊來自己的姐姐,找來本村醫生進行救治,中午時分又聯系人將張送到四六四醫院搶救的情況得到證人證實,但雙方在28日晚事發時無其他人在場,鄰居只能證實聽到了雙方的叫罵聲。
另,秦*鎖與張某某二人2002年結婚,均系再婚,秦*鎖于2008年3月以張某某不孝順婆婆為由起訴離婚,后因張某某不同意離婚,被法院駁回訴訟請求。秦*鎖又于2009年1月以相同理由起訴離婚,該案正在審理過程中,在張某某昏迷住院期間,秦*鎖撤回了離婚訴訟。公安機關在事發現場及床上被褥未檢出人血,送張某某去醫院人員及收治醫生未發現張有明顯外傷。鄰居及親屬反映秦、張平時關系不睦,發生過吵鬧,但未發現二人行為異常。審判過程中,附帶民事部分雙方已達成協議并履行完畢。
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檢察院指控稱:被告人秦*鎖犯故意傷害罪,請求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4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被告人秦*鎖供認上述事實,未做辯解。
辯護人認為:被告人秦*鎖的行為應以過失致人死亡定罪為妥,且被告人秦*鎖系初犯,請求減輕處罰。
【審判】
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秦*鎖與被害人張某某因家庭瑣事發生矛盾后二人在廝打過程中,被告人用手打被害人頭部后,應當預見可能會發生將被害人致死的危害結果,由于其在氣憤之中而對此結果的發生沒有預見,后被害人死亡,其行為已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故辯護人的辯護意見,予以采信。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家屬的經濟損失,有悔罪表現。
據此,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之規定,判決被告人秦*鎖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
【評析】
本案是一起發生在夫妻之間的刑事案件,發案過程中僅被告人和被害人在場,而被害人一直昏迷直致死亡,無法表述事發經過,對于被告人的供述無旁證進行佐證,這給案件的偵察和審判都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但該案無外乎四種情況:故意殺人、故意傷害、過失致人死亡、意外事件。下面我們通過分析夫妻雙方平時的關系、矛盾性質,結合被害人的傷情和事發前被害人的身體狀況,進而分析被告人主觀上有無犯罪動機及什么樣的犯罪動機、客觀上有無犯罪行為,從而辨別被告人陳述的真偽,并得出準確的判斷。
一、故意殺人是否成立
雙方系夫妻關系,且生活多年,產生矛盾始于2008年,主要緣于被害人對于婆婆的態度,并非因婚外戀等原則性矛盾。從正常的夫妻關系分析而言,這種非原則性、尖銳性的矛盾尚不至于產生殺人動機。且其完全可以采用離婚等方式解決,實際上被告人也采取了起訴離婚這一手段,如其僅系因被告人不同意離婚而產生殺人動機尚難成立,且法院尚未對離婚案件作出最終裁判。因此被告人在主觀上應無殺人的故意。從客觀方面來看,如果被告人主觀故意殺人,則其應使用其他工具或采取更為激烈的致命手段,而非其所述“僅用手打了被害人一個耳光”。但從現場未發現血跡或工具,且事發后未發現被害人有明顯外傷,因而可以認定在客觀方面,被告人應沒有實施殺人的犯罪行為。綜上考慮,被告人不能構成故意殺人罪。
二、故意傷害是否成立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傷害的結果可能是輕傷、重傷,也可能是致人死亡。被害人鑒定結論為:因頭部受外力作用致顱腦損傷后繼發腦水腫、腦梗死、腦疝致呼吸、循環衰竭死亡。被害人生前無傷亦無病,這種外力作用可以認定為產生于事發之中。因無證據證明被告人采取了除打耳光之外的傷害行為,那么這種外力應為被告人打耳光的行為或其所述被害人摔下床的行為。如認定被告人“打耳光”的行為就是這一外力,那么被告人主觀上是否具有傷害故意呢,也即其對死亡結果有無認識、能否認識。對常人來說,對于打別人耳光只能認識到其行為會給他人帶來身體上的短暫疼痛或輕微傷害,并不會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使他人的組織、器官結構受到損害或功能產生障礙、喪失,當然,其對他人身體上的短暫疼痛或輕微傷害這一危害結果是持希望態度的。如被告人主觀上具有傷害故意,不會單純或僅僅打被害人耳光,因此,被告人的行為只是一般輕微毆打,無主觀故意傷害意圖,且未采取嚴重的傷害行為,不能認定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果被害人的死亡是因意外摔傷,則就更不能認定故意傷害罪了。
三、過失致人死亡或意外事件
過失致人死亡與意外事件關鍵區分點在于當事人是否應當預見到危害的后果,如果應當預見而未能預見即成立過失犯罪,如果行為人根本不可能預見,則成立意外事件。所謂應當預見,即行為人應當有預見義務而且有能力預見。本案中,被告人只有初中文化且系農民,對于醫學知識明顯不足,且一般的正常人對于打別人耳光能夠預見到的只是給別人帶來短時疼痛,不可能預見到致人死亡的后果,因此,對于被告人打耳光的行為不能認定其有能力預見到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這樣來看,本案似乎只是一個意外事件,但被告人實際上實施了兩個行為,一個是打被害人耳光的行為,另外一個則是看到被害人嘔吐、叫之不應,就以為被害人嚇唬自己,給被害人蓋上被子去睡覺,而沒有及時施救的不作為行為,其打被害人耳光的積極作為并不構成犯罪,但是其未及時施救的不作為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呢?一般人看到被害人嘔吐、呼之不應的情況是可以并應當意識到被害人有可能導致死亡的結果,而正是被告人疏忽大意,以為被害人故意嚇唬自己,沒有進一步的考察,致使被害人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才發生死亡結果。對于這個不作為的行為,被告人是具有過失的,因而其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而非意外事件。換言之,被告人打被害人耳光的行為并不構成犯罪,而其未及時采取救治行為的不作為才構成犯罪。如果被告人打被害人耳光后對被害人及時進行救治,即使救治無效死亡,被告人也不應構成犯罪。
(一審合議庭成員:**利耿瑩翁長來
編寫人: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法院耿瑩李-文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個人房屋抵押貸款還不上該如何
2021-02-25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