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施行政強制執行必須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1)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也沒有履行行政決定;
(2)已經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
(3)申請執行的時間在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十日后且在自當事人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期限結束之日起三個月內。
二、行政強制執行中止的情形
以下幾種情況,法院應當自行或依當事人申請裁定中止執行:
1、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2、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立法規定與司法解釋規定的中止執行的情形: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承擔義務的;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6、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7、執行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8、一方當事人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9、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13條第2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0、涉外仲裁機構作出仲裁裁決,被執行人申辯有《民事訴訟法》第258條第1款規定的情形之一,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1、據以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確有錯誤,執行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或上級法院提審裁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1、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2、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3、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4、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我國行政強制執行實行由行政機關和法院共享強制執行權的模式,二者各自的權限涉及行政強制執行的運行。行政強制法對此前行政機關和法院各自的強制執行權進行了一定的調整,規定“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11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欠條和借條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保險基金的特點及保險基金的來源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