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關聯交易是指公司或是附屬公司與在本公司直接或間接占有權益、存在利害關系的關聯方之間所進行的交易。關聯方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主要指上市公司的發起人、主要股東、董事、監事、高級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其家屬和上述各方所控股的公司。關聯交易在公司的經營活動特別是公司購并行動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法律概念,涉及到財務監督、信息披露、少數股東權益保護等一系列法律環境方面的問題。1992年4月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出臺的《深圳市上市公司監管暫行辦法》,將關聯交易稱為關連人士交易,將其列為重大交易,規定按必須披露交易的程序辦理,同時規定了幾種關聯人士交易可獲豁免。1997年5月22日,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披露》中規定: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則視其為關聯方;如果兩方或更多方同受一方控制,也將視其為關聯方。這里的控制是指有決定某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決策,并能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得利益;所謂重大影響,則是指對某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利,但并不決定這些政策。
2、種類。
《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第8條按交易的內容不同列舉了11種關聯交易:(1)購買或銷售產品;(2)購買或銷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資產;(3)提供或接受勞務;(4)代理;(5)租賃;(6)提供資金,包括以現金或實物形成的貸款或權益性資金;(7)擔保和抵押;(8)管理方面的合同;(9)研究與開發項目的轉移;(10)許可協議;(11)關鍵管理人員的報酬。
此外,還可從以下不同角度對關聯交易予以分類:根據交易對公司及股東權益影響的大小,可將關聯交易分為輕微關聯交易,普通關聯交易,重要關聯交易;根據交易對象的不同,可將關聯交易分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企業與關鍵人員之間的交易等;按交易的計價原則,可將關聯交易分為市場價交易、協議價交易、優惠價交易;按交易是否合法,可將關聯交易分為合法交易和非法交易。
二、不公平關聯交易侵害少數股東權益
由于關聯交易是發生在關聯方之間的交易,關聯交易雙方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出現問題易于協調解決,交易能高效、有序地的進行,對于優化企業資本結構,提高資產盈利能力,及時籌措資金,降低投資機會成本,提高營運資金效率,保證企業生產經營快速發展,無疑是具有相當積極作用。但與此同時,關聯交易也存在不少問題,我們應看到,在關聯交易中,存在著不少不等價交易及虛假交易,損害了少數股東權益甚至出現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不等價的關聯交易,蓄意操縱公司業績,配合非法分子進行內幕交易及操縱股價的證券欺詐行為。這種違背誠信原則的關聯交易就是不公平的關聯交易。不公平關聯交易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公司與關聯方進行不公平的資產買賣。在全球興起的兼并風潮中,不公平的資產買賣大量存在,這種不公平的關聯交易已屢屢成為購并方掠奪、鯨吞少數股東利益的一種隱蔽手段,即使在證券法律較為健全的西方國家,人們也驚嘆兼并風潮使人類似乎又回到了洪荒年代。
2、在多數股東(控股股東)的支配下,公司違背其自身的真實意愿為其關聯方提供擔保。這種擔保不是以相互間存在互惠條件為前提,而是由處于控股地位的多數股東利用其表決權優勢而取得的,它不僅使公司徒增經營風險,也使少數股東的權益存在受損之虞。深滬兩地上市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顯示,存在部分上市公司為關聯方提供擔保。
3、多數股東挪用上市公司配股得來的資金,或無償拖欠公司的貨款。上市公司配股得來的資金,應按配股說明書予以使用,但有的卻被其控股公司挪作他用。在公司與其母公司的關聯交易中,也存在母公司拖欠公司貨款而不計付逾期違約金的情況,該貨款在公司的帳簿中長期體現為應收款項。這些不公平的關聯交易,必然損害少數股東的利益。
4、以公司債權抵充多數股東的債務。在民法理論上,債的混同是指債權人與債務人合為一體時,引起的債的消滅。而上述行為將多數股東與公司混為一體,明顯違背了股東與公司相互獨立的原則,它必定侵害了少數股東在公司內的應得收益。
5、多數股東利用不公平關聯交易掠奪公司利潤。由于許多公司與對其控股的多數股東存在行業上的依存關系,多數股東可能利用其表決權的優勢,向其控股的公司高價出售原材料或低價購買產成品,甚至搶占公司投資前景較好的項目,從而掠奪了公司的利潤,這種不公平的關聯交易給多數股東帶來了額外利潤,而損害了少數股東的利益。
6、利用不公平關聯交易,進行內幕交易等證券欺詐行為。所謂內幕交易,是指公司董事、監事、經理、職員或主要股東、證券市場內部人員及市場管理人員,利用其地位、職務等便利,獲得尚未公開的、可以影響證券價格的重要信息,進行有價證券交易,或者泄露信息,以獲取利益或減少經濟損失的行為。在公司的經營中,關聯交易必定會對公司的業績產生影響,多數股東處于優先獲得信息的有利地位,知道關聯交易何時發生及會產生何種后果,有可能產生內幕交易的非法行為,甚至出現少數股東利用不公平的關聯交易,蓄意操縱公司利潤,使公司業績出現令人意外的變化,以達到進行內幕交易的證券欺詐活動。
法律的價值目標,應當是正義和效益兼顧,兩者不能偏廢。在不公平的關聯交易中,絕對的公司人格獨立原則和股東有限責任原則,成為多數股東濫用支配權的保護傘,按效益價值觀衡量,資本多數決制度無疑是富有效益,濫用這一制度而引起的某些不公平關聯交易甚至在經濟上存在效益,但股東平等應同時體現股份平等及實質性平等,股東平等原則雖不禁止因股份數額不同而引起股東間的不平等結果,但基于正義之理念及實質性平等之追求,它禁止那些不具備正當理由的不平等待遇,不公平的關聯交易使少數股東承受不應當有的不平等。故基于正義價值觀,法律應不允許在關聯交易中濫用資本多數決制度而導致不公平,而應予以規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費與耕地占用費區別有哪些
2021-02-02房屋契稅延期交會有滯納金嗎
2021-02-20股權受讓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2020-11-11交通事故車輛扣押時間要多久
2021-01-21設計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09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農村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辦理流轉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