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農村土地被政府征用做基礎設施建設,涉及到的農戶,可以領取到一筆征地補償款。具體金額要由當地征地部門確定,補償款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費、青苗費等。能否順利拿到手是農民最關心的事情。那么征地補償款分幾次發放?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的說法。
一、征地補償款分幾次發放?
依法征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按照規定進行補償安置。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必須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不得分期支付。征地補償安置不到位的,不得強行使用集體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如未能調整其他質量和數量相當的土地給被征地農民繼續承包經營的,必須將不少于70%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被征地農民如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全部發放給被安置人。對按規定應支付給農民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必須按時全額發放給農民,嚴禁克扣、侵占、截留和挪作他用。對不按規定支付補償安置費用,或克扣、侵占、截留、挪作他用的,一律依法嚴肅查處。
二、征地補償款如何管理分配?
土地是農民使用的,直接發放給農民。土地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發放給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費的所有者所有。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安置被征收單位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補助費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收到土地補償費后,應當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7條的規定召開村民會議,在所有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內部平均分配此款。如不分配給村民,則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權益,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員,可單獨或共同起訴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要求支付相應份額。
通過對上文的學習,我們應該知道了征地補償款分幾次發放。按照目前規定,征地補償款必須在征地補償協議簽署后三個月內一次性發放到農戶手中,不得分期支付。農民擁有土地使用權的,補償款發放到農民手中。如果是集體土地,則補償款發給集體組織。農民對拿到的補償款不滿,可以提起復議或者訴訟,做到依法維權。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2020新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應負何種責任
2020-11-27老年人無房居住如何處理
2021-03-15股份公司募集設立流程是什么
2020-12-15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村委會非法轉讓土地如何處罰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