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本案焦點在于鐘某與用工方建立的是何種關系,其傷殘賠償責任由誰承擔。鐘某與用工方建立的是勞動關系,還是雇傭關系,在救濟途徑和保障范圍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雇傭合同作為一種民事合同,如發(fā)生爭議,當事人有權直接向法院起訴;而因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須經仲裁前置程序。從實體上看,雇傭合同中的雇主承擔的是支付報酬的義務和雇員在雇傭活動中的安全保障義務;而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除依合同支付勞動報酬、保障勞動安全外,還負有為勞動者交納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等法定義務。
根據《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勞動合同的主體包括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自然人不能成為勞動合同中的用工主體。本案三被告中,只有建筑公司可以作為勞動合同的主體。但該住宅樓工程已被建筑公司分包給葛某,工程的施工責任應由葛某承擔。鐘某并沒有直接為建筑公司提供勞務,建筑公司對鐘某的管理也僅限于安全生產等方面,不存在控制、支配的從屬關系,故建筑公司與鐘某之間不存在勞動合同關系。
排斥了勞動合同關系,鐘某與用工方只能屬于雇傭關系。鐘某在雇傭活動中受到的傷害,應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鐘某雖然跟隨周某從事木工工作,聽從周某的工作安排,從周某手中領取報酬,但周某與木工組其他人員獲取報酬的標準一樣,其并沒有獲得額外的經濟利益,周某與葛某之間又無承包協(xié)議,故周某不是雇主。周某召集鐘某等人從事木工工作,應當視為接受葛某的委托為其聘用人員從事生產活動,故應推定鐘某與葛某之間已形成了事實上的雇傭關系。因此,應當由葛某承擔雇主賠償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第二款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fā)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fā)包或者分包業(yè)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本案中,建筑公司將工程分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的自然人葛某,應當與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李*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法人代表有什么后果
2021-01-06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侵權賠償協(xié)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公眾責任保險費用
2021-03-24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土地出讓需繳納稅費嗎
2021-01-28養(yǎng)殖場拆遷補償款如何發(fā)放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