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居民建房應當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能夠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能夠占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使用國有土地的必須辦理出讓手續。
農民建房申請宅基地的審批程序
1.農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
2.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申請建房戶在醒目的地方進行張榜公示(15個工作日以上);
3.國土資源管理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等進行初審;
4.公布期滿無異議后,將符合“一戶一基”條件的用地戶按規定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后,報縣人民政府審批(占用農用地的按規定報市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5.宅基地批準后,國土資源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批放宅基地,并發放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一書兩證”)。
6.村民住宅建成后,國土資源所到實地檢查是否按批準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對符合要求的建房戶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書。
7.村民憑土地使用證及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根據《福建省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管理辦法》規定:屬于利用原宅基地改建的,不需要辦理用地批準手續,直接辦理規劃建設許可手續,由鄉鎮人民政府根據鎮鄉、村莊規劃進行審批。屬新建、擴建的,在符合我鎮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新羅村新農村建設規劃的情況下,相關報批資料經審查后,報送經開區規劃分局和國土分局審批。詳細請咨詢鎮村管站(0597-3257113)和鎮國土所(0597-3257135)。
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將不予批準。
按照目前的政策規定,農村宅基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農村村民專指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龍巖市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加快我市城鎮化建設進程,促進村鎮集約合理用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保障農村村民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國發〔2008〕3號)、《福建省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管理辦法》(閩政〔2004〕21號)等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全市城市、縣城規劃區外村莊、集鎮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
第三條農村村民建住宅可以依法申請使用本村集體所有的土地。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鎮集聚集中建設農村村民住宅小區需使用本村集體以外其它集體所有土地的,可依法采用集體土地所有權置換或轉移戶籍的方式辦理。
第四條農村村民申請住宅建設用地必須同時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集鎮規劃及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不符合規劃的不予審批。
第五條農村村民住宅建設應當充分利用舊宅基地、空閑地和其它未利用地,嚴格控制使用耕地和生態公益林。
禁止農村村民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和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建設住宅。嚴格控制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建設村民住宅,因自然條件限制確需建設住宅的,應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各縣級國土資源部門應通過招投標方式組織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中標單位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所需經費由各縣級國土部門每季度向本縣級財政申報。
嚴禁農村村民未經批準擅自在承包地、自留地及其它土地上建設住宅。
第六條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編制符合當地實際的有利于長遠發展的村莊(含農村新村、農村村民住宅小區)規劃。村莊規劃編制重點解決供水、排水、供電、通風、采光、通行、垃圾收集、畜禽養殖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布局。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組織各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已批準的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年底完成鄉鎮和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嚴格控制村鎮建設用地規模。新的村鎮規劃編制完成的,按龍巖市財政局、龍巖市城鄉規劃局《關于下發龍巖市村鎮規劃建設專項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龍財建〔2008〕10號)給予資金補助。
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鄉規劃、村莊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村莊規劃在報送審批前,應當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
第七條各縣(市、區)應根據當地農村村民風俗習慣、家庭人口結構、經濟生活水平等情況,各縣級城鄉規劃建設部門設計戶型通用套圖(戶型通用套圖設計費,由各縣級規劃建設部門每季度向本縣級財政申報),城鄉規劃建設部門免費提供給申請建房戶選用,引導農村村民按圖施工、合理建房,切實保障新建的住宅既美觀實用,又與自然環境協調和諧。
第八條各縣(市、區)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結合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和村莊土地整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農村村民住宅小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統一規劃建設農村村民住宅小區:
(一)農村村民因國家、集體建設拆遷安置需要建設住宅的;
(二)農村新村建設和農村土地整理涉及村民建設住宅的;
(三)農村村民因受自然災害嚴重影響,需整村搬遷重建家園的;
(四)法律、法規、及上級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條除下列情形外,嚴格禁止農村村民違反村莊、集鎮規劃單獨建設住宅:
(一)確無住房或現有住房用地面積人均低于20平方米,需要新建住宅、或在原舊住宅旁擴大住宅用地面積的;
(二)農村村民因國家、集體建設需要零星拆遷安置的;
(三)因發生或防御自然災害需要拆遷安置的;
(四)向中心村、集鎮集聚無法統一規劃建設農村村民住宅小區的。
第十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準:
(一)年齡未滿18周歲的;
(二)將原住宅出賣、出租、贈與或改作生產經營用途的;
(三)不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集鎮規劃的。
(四)原住宅在拆遷安置過程中選擇貨幣安置的。
第十一條農村村民申請住宅建設用地,其擬建住宅建(構)筑物垂直投影范圍內的占地面積:3人以下每戶用地限額為80平方米,4—5人每戶用地限額100平方米,6人以上每戶用地限額120平方米。利用村內空閑地、荒坡地和其他未利用地建設住宅,或者對原舊住宅進行翻建的,每戶可以增加不超過30平方米的用地面積。
農村村民向本村集體內村民購買房屋的宅基地,原住宅用地面積和購買房屋宅基地面積總和不得超過本條第一款農村村民申請住宅建設用地面積標準。
第十二條申請住宅小區建設的,由村委會持下列證件資料向所在地縣(市、區)國土部門提出申請:
(一)住宅小區建設用地申請;
(二)經鄉(鎮)人民政府或者村民委員會同意的農村住宅小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三)建房戶戶數和每戶的用地面積安排說明;
(四)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各縣(市、區)國土部門應在規定的工作期限內完成報件審理,未使用農用地的,依法直接報本縣(市、區)人民政府批準;涉及農用地轉用的,依法經縣(市、區)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上報市人民政府審批,涉及使用林地的,應經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取得《林地使用同意書》后再報批住宅小區建設用地。
農村村民申請在住宅小區內建設住宅的,應當按本規定第十三條提交申請材料,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審批各戶住宅用地面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處理醫療事故
2020-12-21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