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臨街的住房可以住改非嗎
依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不動產的所有權人可以自由使用房屋,如果住宅房屋改成經營性房屋的,取得營業執照、進行稅務登記的情況下是合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三十九條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四十條 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四十一條 法律規定專屬于國家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取得所有權。
二、住改非補償標準是多少
1、要對房屋的性質有一個認定,一般以關于拆遷方面的地方政府規章為依據來進行認定。因此,被拆遷人在判斷被拆遷的房屋是住宅還是非住宅時,應當先行找到當地政府規章中的相關規定。例如,如果糾紛地為北京,判斷標準為是否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如果糾紛地為上海市、重慶市、山東省等地,通常的判斷方法以房屋所有權證標明的用途為準,對房產證上未標明用途的,以被拆遷房屋報建時的用途為準。
2、關于房屋性質的確認主體。依《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第12條的規定,關于房屋的性質(用途),當事人可進行協商并確定補償標準,如果協商不一致,可由當地規劃管理部門確認。該意見之所以作出如此規定,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房屋的用途在現實生活中呈現的較為復雜,住宅房屋作為營業用途房屋的現象較為普遍,給認定帶來了相當難度,為當事人提供協商的空間,容許他們綜合各種情況作出客觀判斷,無疑是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良方。同時,在協商不成時,將此問題交由規劃管理部門進行確認,為進一步解決問題打開了通道。對被拆遷人來講,不妨一試。如果規劃部門確認的結果對被拆遷人或拆遷人不利,雙方均有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3、依法對房屋的使用性質形成確信以后,屬于非住宅房屋的,被拆遷人便可以向拆遷人主張房屋拆遷補償款與停產停業綜合補助費的雙向補償,并要求按照經營用途提高補償標準。
在中國土地類型是分的很細致的,用于經營的和用于居住是不一樣的。如果更改用途是需要到房產局或者是土地局進行備案,否則是違法行為,那么土地局有權利進行處罰。當人了大家也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進行嘗試,否則苦的是自己。
新農村建設宅基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買斷工齡最新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稅匯算清繳過了期限,還能匯算嗎
2021-01-04擔保法
2020-12-02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