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犯罪中的自首與逃逸
一、自首問題
我國刑法規定,犯罪分子本人直接向司法機關主動投案;犯罪分子向所在單位或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犯罪分子被送去歸案的;只要歸案后能如實交待犯罪事實經過,并接受司法機關的審查和裁判的,都應以投案自首論。道路交通法中規定了在事故發生后,司機的義務應當是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并迅速報告公安機關。如果事故屬于是重大事故,其后果達到了應追究刑事責任的程度,就構成了犯罪。那么,肇事司機在事故發生后,積極搶救傷亡者,并到交通管理部門投案的行為,是否屬于是犯罪范圍的自首情節?
行為就符合自首成立的條件,應依法認定為自首情節。
二、逃逸問題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發生交通事故后,肇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逃逸行為反映了肇事人較為惡劣主觀惡性,后果是使被害人無法得到及時救助,妨害了肇事責任的準確認定,是應從重處罰的情節。筆者在審理交通肇事案件中,多次遇到司機在交通肇事后,即打“120”等電話報警,然后怕被受害方毆打而棄車逃離現場,委托他人在現場對交通事故進行處理(在現實中,特別在農村確實存在事故處理過程中,受害方對肇事司機進行毆打并致傷的情況)。這種情況司機是否屬于交通肇事后逃逸,有不同的看法。此種情況下司機雖然未實施完全的搶救義務,但其已經著手實施了搶救義務,是其積極作為的表現,主觀心理是害怕受到傷害,不是逃避搶救義務及責任追究,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因此,在遭遇交通案件時,事故責任人應當主動投案并且積極配合案件調查以獲得較輕的處罰,切不可抱著僥幸心里逃避事故的相關責任。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2021-03-02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09立遺囑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6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