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定單位犯罪,對于維護法律的尊嚴,實現我國刑法的目的和預防單位犯罪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法律咨詢:
您好,請問,單位犯罪在認定過程中如何定罪問題?
律師解答:
你好,在實踐中單位犯罪的情況一般比較復雜,罪與非罪的界限很難區分,往往涉及一些群眾極為關注,社會非常敏感的問題,而且關系到發案單位職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在認定單位犯罪時應特別慎重。
相關法律知識:
1、認定單位犯罪,應對主客觀要件進行全面審查
首先,審查該行為是否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如果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那么該行為就不夠成單位犯罪;同時,還要審查該行為是否是法律所規定的構成單位犯罪的行為,如果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即使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也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其次,審查該行為在主觀是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或維護單位局部利益還是為個人謀取非法利益;如果不是為了單位的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而實施犯罪行為,即使以單位名義,也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再次,審查該行為在客觀方面的表現。單位犯罪在客觀方面要求必須具備單位領導的決策行為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實施行為。如果只有決策行為,而沒有具體的實施行為;或者只有具體的實施行為,而沒有決策行為或事后的追認,都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比如在一起行賄案件中,行為人雖然是為了給單位牟取非法利益,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行為,但我們還應審查其行為是否經過單位決策,如果單位沒有實施決策行為或者事后也沒有予以追認,那么,只能認定行為人構成行賄罪而不能認定其為單位行賄罪。
最后,認真審查犯罪主體資格。犯罪主體是具體承擔刑事責任的人或單位。在認定單位犯罪時,我們要正確理解其是否可以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在我國刑法界對于私營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能否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爭論很大,一種是否定說,一種是肯定說。筆者傾向于否定說,因為,無論是私營企業還是外商獨資企業其成立的宗旨和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企業所有者營利,也就是為了個人牟利,而這些企業的行為往往都是個人行為,同時我國《刑法》規定的有些犯罪的刑罰對于單位犯罪的處罰要比自然人輕,如果把私營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也作為單位犯罪的主體,將不利于實現刑罰的目的和打擊犯罪,也不利于區分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所以,在認定單位犯罪時要對主體進行認真的審查。
2、正確認定共同犯罪
雖然單位犯罪要求是為了給本單位牟取非法利益,由單位集體決策或負責人決定,由本單位人員實施的危害社會行為。但并不一定全部犯罪活動都是由本單位人員實施的,也存在單位與單位之間、單位與自然人之間的共同犯罪問題。因此,在司法實踐中要注意對單位犯罪共同犯罪的審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福州律師收費標準
2021-02-19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嗎
2021-01-09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不足額保險
2020-12-14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土地承包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