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二手房時,如果是跟賣家直接交易,購房者就會打起十二分精神,可一旦有了中介的介入,購房者往往是打起二十四分精神應對,生怕被坑,但奈何有時千防萬防還是沒防住。所以為了增加勝算,我覺得你還是有必要看一看中介常用的花招究竟有哪些?
一、將《買賣合同》與《居間合同》合二為一
一些中介公司為確保自身利益的實現,故意提供一份《買賣居間合同》,將《買賣合同》與《居間合同》合二為一,在購房者不知情的情況讓其簽署。
從法律上講,簽了這份《買賣居間合同》,居間人的居間義務已經完成,而客觀上買賣合同的內容只是初步意向,中介公司為購房者承諾的許多義務并沒有實際履行,一旦發生糾紛,購房人很難維護自身權益。
所以,購房者簽署合同之前,一定要問清楚到底簽的是居間合同還是買賣合同。
二、故意以口頭形式作出部分承諾
中介公司為了能夠順利促銷售易,往往會對購房者作出許多承諾,但又擔心這些承諾未實現會影響自己的利益,因此作出的承諾多為口頭承諾。發生糾紛時,中介公司往往否認其曾作過承諾,購房者也無法提供有力證據予以證明。
因此,為了避免承諾無法實現,購房者應要求中介承諾落實在合同中,一一寫清楚。
三、故意不履行解釋居間報酬所對應的具體義務
大部分購房者對中介的居間義務存在認識誤區,認為辦理過戶也是中介公司的居間義務,但其實并不是。根據合同法規定,居間義務完成的標志是買賣合同的簽訂,房屋過戶屬于買賣合同的履行,因此不是居間合同的義務。
而中介公司則會利用購房者的這一誤區,在簽訂合同時,約定居間報酬不包括網簽與房屋過戶的費用,并不予以解釋說明,導致一旦房屋買賣交易未能完成時,購房者也無法要求中介公司承擔責任。所以,購房者有必要讓中介在合同中注定具體居間義務。
四、誘使購房者簽訂規避中介公司責任與風險的文件
居間過程中,中介公司會讓購房者簽訂許多規避中介公司法定義務或減輕、免除中介公司責任與風險的文件。當購房者產生疑問時,中介公司則稱上述文件沒有實際意義,僅是公司內部要求,不影響其權利等來誤導購房者。
然而,糾紛發生后,中介公司往往會用這些有購房者簽字的文件逃避其法律責任,而購房者則很難維權。因此,簽合同的時候,購房者務必要看清楚合同內容,有問題的條款要提出來,協商一致再簽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簽可以作為抵押物嗎
2021-03-12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發生交通事故怎么報案
2021-03-20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試用期想辭職不給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2021-03-21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