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挪用資金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資金的使用收益權,對象則是本單位的資金。
(二)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
(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在挪用或借貸本單位資金,并且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而仍故意為之。
二、挪用資金罪與挪用公款罪的區別
根據本法第384條的規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行為。
挪用資金罪與挪用公款罪在客觀上都表現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資金的行為,在主觀上都是挪用的故意,有時犯罪對象也可能都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資金。但是,這兩種犯罪也有以下主要區別:
(1)侵犯的客體和犯罪對象不同。
挪用資金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資金的使用權,對象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資金,其中,既包括國有或者集體所有的資金,也包括公民個人所有、外商所有的資金。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體是公款的使用權和國家機關的威信、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等,既有侵犯財產的性質,又有嚴重的瀆職的性質,
(2)犯罪主體不同。
挪用資金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但國家工作人員除外。
挪用公款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氏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要知道,成立挪用資金罪,也是需要達到一定的立案標準,否則的話公安機關不會以刑事犯罪立案偵查。實踐中,對于公司、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利用自己職務的犯罪,除了挪用資金罪外,常見的還有職務侵占罪。但是在客觀方面,二者的具體表現卻不一樣,這也是需要仔細作出區分,以免出現定錯罪的情況。
挪用資金罪數額較大的標準
挪用資金罪最新司法解釋
哪些情形可能會構成挪用資金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催繳通知書不執行會怎樣
2021-03-02金融許可證應該載明什么內容
2021-02-04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軟件侵權能兩人一起實施嗎
2020-11-16非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于誰
2020-12-06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離婚可以通過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1-02-17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