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應把傳授犯罪方法罪與那些沒有犯罪意圖的落后言行、工作中的過錯等加以區別。例如,講低級庸俗的故事,散布不健康的語言與表演動作,寫作或出版低級的作品,屬于落后言行;在正常宣傳工作中不慎擴散了一些犯罪方法,屬于工作中的缺點錯誤。至于司法工作者在職務范圍內講述、剖析犯罪方法,體育工作者問他人傳授健身、防身的武術等,均屬于正常的行為。有些行為要作具體分析,如教他人修配鑰匙的技術,如出于犯罪意圖,即是傳授犯罪方法罪,如為了謀生就業,則是合法行為。
二、本罪一罪與數罪的界限
1、本罪所傳授的對象一般都是已具備某一種或幾種犯罪決意,但實施中不乏原本沒有犯罪意圖或沒有傳授者所傳授的犯罪的犯罪意圖,由于傳授者的傳授,才得以產生了原來沒有的犯罪決意。這時,行為人的行為是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傳授犯罪方法罪和教唆犯罪兩個罪名,這是想象競合犯,只能作為一罪處理,不存在數罪并罰問題。
2、傳授犯罪方法罪的行為人基于傳授犯罪方法,其手段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犯罪的,因前后兩個行為存在著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或目的行為與結果行為的牽連關系,雖分別有兩個故意、兩個不同的犯罪行為,是實質上的數罪,但是,按照我國刑法理論,這種情況還是當作一罪處理,從一重罪處罰,而不實行數罪并罰。
3、傳授犯罪方法罪的行為人在向他人傳授犯罪方法后,又與被傳授人一起運用自己所傳授的犯罪方法共同進行犯罪的,由于行為人主觀上有兩個故意,客觀上又實行了兩個犯罪行為,且這兩個犯罪行為之間不存在牽連關系,侵犯了兩個直接客體,符合兩個犯罪構成,構成兩個獨立的犯罪,應該實行數罪并罰。
三、本罪與教唆犯罪的區別
教唆犯罪屬于共同犯罪的范疇,它與本罪有許多相似之處,并且在實施的犯罪中兩者還會發生交叉。因此,有必要正確區別這兩種犯罪。概括起來,兩者有下列區別:
1、客體要件不同,教唆犯罪并無特定的和統一的直接客體,具體的教唆行為侵犯的客體,就是所教唆之具體犯罪侵犯的客體。而本罪作為獨立的犯罪,有其特定的和統一的客體,即社會治安管理秩序。
2、客觀要件不同。教唆行為的本質是制造犯意,為引起他人的犯意,教唆犯往往來取勸誘、挑撥、威脅等手段。而傳授犯罪方法行為的本質是將犯罪方法傳給他人,為達到這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言傳身教,從犯罪對象上來說,教唆犯的犯罪對象限于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而傳授犯罪方法的對象則無此種限制,無論向何人傳授犯罪方法都構成該罪。
3、主體要件不同。對教唆犯罪而言,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人只有教唆他人實施本法第7條第3款規定的各種罪,才有可能構成教唆犯罪的主體;傳授犯罪方法罪的主體只能是年滿十六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4、主觀要件不同。教唆犯罪的故意是有意識地引起他人的犯意,并與教唆的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而傳授犯罪方法罪的故意內容是有意識地向他人傳授犯罪方法,傳授者與被傳授者不一定具有共同犯罪故意。
5、在一罪與數罪問題上不同,教唆犯罪如果是向同一對象或不同對象教唆了不同的犯罪行為,教唆人就具備了不同罪的犯罪構成,如教唆了強奸、盜竊、搶劫等犯罪,應認定教唆人構成教唆強奸罪、教唆盜竊罪、教唆搶劫罪等數罪而予以并罰:而傳授犯罪方法罪則可以同時包括數種犯罪方法的傳授行為,傳授人盡管傳授了不同犯罪的方法,也只能認為一罪。
6、犯罪停頓狀態的不同。教唆犯罪的既遂和未遂隨被教唆者的犯罪行為而定,而傳授犯罪方法罪沒有既遂未遂之分,只要實施了犯罪方法的傳授,就是犯罪既遂。
7、量刑原則的不同。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而傳授犯罪方法罪有獨立的法定刑。
傳授犯罪方法罪常常是因為人們無形中,而且對法律知識的認識不到位造成的,我們必須了解哪些是傳授犯罪方法罪。如果您還想進一步的了解它,隨時歡迎您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遲延履行金的計算規定
2021-03-11怎樣才能知道工傷認定有沒有上報
2020-12-27取證算盜用隱私嗎
2021-01-12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欠錢被起訴房子能正常過戶嗎
2021-02-06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