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是否為親告罪?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不是親告罪,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是只有被害人親自到法院起訴才能啟動司法程度的案件,包括侮辱案、誹謗案、侵占案、虐待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侵犯公民信息罪屬于公訴案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立案標準
1、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
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3、情節嚴重的認定
依修正案,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何為“情節嚴重”,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法律上對輕親告罪的罪名有非常明確的規定,一共就是5個罪名。在這其中并不包括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而且,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很多時候就是國家單位的工作人員,把公民的這些個人信息非法兜售給了相關單位,不管從哪方面來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肯定是公訴案件。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解釋
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如何量刑?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立案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產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款可以改嗎
2021-02-17石城縣縣城規劃區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安置辦法
2021-03-17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