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房相關稅費
(一)商品房買賣應繳以下稅費:
1、契稅
2、房屋買賣交易手續費
3、買賣合同印花稅
4、公共維修基金
5、房屋所有權登記費
6、房屋所有權印花貼稅
7、權證工本費
(二)稅費問題
特別提示:依據法律的規定和大部分購房合同的約定,繳納公共維修基金、契稅等費用均不能作為開發商交付房屋的前提。
1.契稅
契稅是業主取得產權證時向國家交的稅。
繳納時間:契稅只能在過戶時交納
特別提示:除稅務機關,任何單位無權代收。
實施:業主入住時不需要向開發商交納契稅,等房屋可以辦理產權證之前自己到稅務局直接辦理。
2.公共維修基金
此項基金不同于物業管理費,只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大修、更新、改造。
稅率:房屋成交價的2%。
特別提示:任何開發商、物業公司都無權收取或代收大修基金。該基金應該交給小區辦。如果您將大修基金交給開發商,您很可能無法要回。
3、面積測繪費
面積測繪費收取原則為“誰委托,誰付費”,購房合同已規定開發商向購房人提供面積測量數據的義務,故此費用應由開發商交納。
4、物業費
一年物業管理費、物業管理費和水電保證金
特別提示:普通小區交一年以下物業費并不違規。
物業管理服務收費實行明碼標價,收費項目和標準及收費辦法應在經營場所或收費地點公布。
5.產權代辦費
業主完全有權選擇自行辦理產權證,開發商無權強行向業主收取該筆費用。
二、面積問題
面積問題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內容之一,購房人買房時尤其是買期房時,一定要考慮到合同面積與實際面積可能出現誤差這樣的問題,并在簽訂合同時以附加條款加以防范。
(一)存在的問題:
1.商品房合同面積與實測面積存在誤差,這一直是個焦點問題。
消費者常常因面積問題出現糾紛而處于被動局面,建議購房人在購房合同中對相關可能出現的問題詳細進行約定,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2.開發商有時能利用公攤、面積測量侵占購房者的合法利益,還不易被發現。
正確測算房屋面積,是專業人員的工作,一般購房者根本無法完成。其次,面積測量的人工操作特點,正常誤差都難以避免,一些開發商在使之產生人為偏差侵占購房者一、兩米面積輕而易舉。再有,由于消費者相關知識掌握不夠,使得購房過程中信息不對稱,開發商很容易偷梁換柱,把非公攤的面積加入公攤之中。
(二)如何解決面積誤差?
面積誤差:根據有關規定,買賣雙方因設計變更造成的實測房屋套內面積或建筑面積(含公攤面積)與房屋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的,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房款;
(二)面積誤差比值超出3%,購房人可要求退房。開發商應在買房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內退還已交房款,并支付已付房款利息。如購房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購房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開發商返還購房者,面積誤差值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雙倍返還買受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抵押的房產能保全嗎
2021-03-21稅務機關進行稅務檢查有權采取哪些行為
2021-01-22婚姻的自主權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2020-12-11董事會成員由誰任命
2020-12-08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車輛記分周期是按年檢時間算嗎
2021-02-27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什么是法定代理人
2020-12-10世紀理財:投資公告中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2020-12-30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