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山區行賄人員構成了行賄罪怎么處罰?
根據《刑法》第三百九十條規定,對行賄罪的處罰有以下情形:
(一)行賄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二)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情節恃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這是對行賄人自首的特別規定。
關于自首,本法第67條規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鑒于賄賂犯罪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取證難度較大而行賄與受賄又是對應的,密切聯系在一起的,行賄人主動交待行賄行為實際上是對于受賄人的揭發檢舉,屬于立功表現,因此,為了瓦解犯罪分子,嚴厲打擊受賄犯罪,落實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
二、行賄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一)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其中,主要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的廉潔性;次要客體是國家經濟管理的正常活動。另外,行賄罪的犯罪對象是財物。這里所說的財物,與受賄罪中的財物相同。
(二)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為。上述行為須達到一定界限才能構成犯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是收買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關自己謀取不正當的利益而實施這種行為,意圖謀取不正當利益。
行賄的目的,在于使國家工作人員或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其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不正當利益是針對正當利益而言的,是指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不應當得到的利益,包括非法利益。
由于受賄的主體一般是國家行政、司法等機關職員,構成行賄者的贈與錢財等實施賄賂的行為,是很有可能會危及到其他主體的合法權益的。故此對于任何人來說,只要發現行賄的行為存在,那么在掌握了相關證據之后,可以如實舉報行賄的行為。
個人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有哪些?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經股東會決議能否變更法人
2020-12-13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