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建筑公司在某建設項目招投標中以6200萬元的報價中標。5日后,雙方按中標通知書的內容簽訂了《建設》,并報送建設行政部門備案。同日,雙方又簽訂了一份補充協議,約定由A建司為發包人前期工程墊資1200萬元,并將合同價款由6200萬元增加到6500萬元,并約定補充協議具有優先適用性。后發包人以該補充協議未經備案為由拒不支付墊資款及增加部分的工程款。
[律師評析]
一、如何認定“黑白合同”。
黑白合同,是指在建設工程招投標中,合同當事人出于某種利益考量,就同一合同標的物簽訂的、價款存在差異或履行方式存在差異的兩份合同,其中一份作了登記、備案等公示,而另一份則恰恰相反。實際上,“黑合同”就是發、承包雙方實際履行的合同,但見不得光,不能擺在桌面上的合同;“白合同”則是公開的,可擺在桌面上的合同,但卻得不到實際履行,僅是為了備案。
二、“黑白合同”在法律適用上的沖突及協調。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1條規定:“當事人就同一建設工程另行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與經過備案的中標合同實質性內容不一致的,應當以備案的中標合同作為結算工程款的依據。”據此可知,中標的施工合同是應該備案的,而且一旦備案,該合同就成為結算工程價款的唯一依據。筆者認為,一律否認“黑合同”效力的做法并不妥當。因為在工程實踐中,當事人簽訂的不體現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白合同”無一例外都是為了應付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只流于形式而不是為了實際履行,而且也不能苛求施工內容一成不變。
上述司法解釋規定的目的在于嚴格建筑市場秩序,確保工程質量,兼有保護承包人利益的價值取向,但《建筑法》等法律中涉及“黑白合同”效力的相關法律規范均屬管理性強制規范(違者處以罰款等),而不是效力性禁止規范,根據《解釋二》規定,不應一概否定“黑合同”的效力。根據公平合理的民法原則,只要“黑合同”的有關實質性內容沒有降低工程質量標準,沒有損害到不特定投標人的利益,變更內容確是工程施工所需,以及等等,就應當優先適用“黑合同”中的約定,至于對違反行政法管理性規范的行為,建議作出行政處罰,二者并不矛盾。
三、墊支承包的效力認定。
隨著最高人民法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的出臺,對墊資已作有效處理。筆者認為,有關行政管理性規范不允許墊支施工的初衷是為了保護承包人、利益及確保工程質量這一底線,但如對墊支作無效認定,反倒會侵害上述應保護的利益,而庇護非善意建設方的利益,故按有效認定符合政策及法律精神。看完還有疑問?律師在線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作社債務誰承擔責任
2021-03-20房產抵押擔保合同范本
2021-01-10購房合同不能履行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27侵犯名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05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快遞取件二次收費違法嗎
2021-03-19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