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傷害是否算故意傷害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傷害他人身體并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應受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
什么是精神傷害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利”是現代文明社會中法定的人身權利,精神健康是人身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非法侵犯他人精神健康并致受害人精神活動障礙的行為,即為“精神傷害”,這也是刑法中傷害罪所包含的內容。刑法學研究的“精神傷害”不同于民法學所稱的“精神損害”。精神損害有時有明顯的表現,如在受到誹謗、侮辱后受害人因受刺激當場暈厥、舊病復發(fā)等。
精神傷害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
實施精神傷害的行為主體與實施軀體傷害行為的主體一樣,都是自然人,根據行為人在實施精神傷害行為時的主觀心態(tài),可將精神傷害行為分為故意精神傷害行為與過失精神傷害行為。根據行為人實施精神傷害行為的方式,分為直接精神傷害和間接精神傷害。行為人不使用暴力手段,而是以威脅、恐嚇、制造輿論等方式對被害人施加精神壓力,并造成被害人精神障礙,為直接精神傷害。若行為人采用暴力等非法手段造成被害人軀體傷害,并伴發(fā)或者繼發(fā)精神障礙,為間接精神傷害。
故意傷害罪的立案標準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guī)定,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為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罪立案標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⒈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故意傷害他人身體,應當予以立案,不需要達到輕傷以上標準。
精神傷害的醫(yī)療賠償
因侵害人造成受害人的精神傷害的,侵害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精神傷害的類型和因果關系來確定賠償責任。反應性精神病發(fā)病與精神傷害有直接關系,行為人一般應當負全部賠償責任。癔癥及各種心因性精神障礙、神經癥首次發(fā)作,其發(fā)病與精神傷害有很大關系,行為人應當負賠償責任;復發(fā)的,應適當進行賠償。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病,精神傷害只是發(fā)病誘因,首次發(fā)病應當負部分賠償責任,復發(fā)的可適當賠償。一般主張對精神傷害的賠償宜通過調解、協商,一次性給予解決為好。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精神傷害算不算故意傷害罪的相關內容。人們常說精神的傷害比肉體上的傷害更殘酷,也更難治愈,如果您的情況比較特殊、復雜,建議您可以咨詢律師,我們律霸網平臺為您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您可以咨詢任何在線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監(jiān)察有哪些區(qū)別
2021-03-05二審不開庭審理等于書面審理嗎
2021-01-10投靠哪些親屬可以落戶
2020-11-28涉外婚姻離婚怎么進行財產分割
2021-01-05知名的“網名”受保護嗎
2020-12-20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企業(yè)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