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處死刑的情形
一、故意殺人處死刑的情況有哪些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死刑案件應如何為犯罪人辯護
死刑案件不同于一般案件,辯護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當事人的生命是否能夠得以留存,那么對死刑案件的辯護就應當采取不同于一般辯護的方式。
一般情況下,死刑案件首先要以能夠保留當事人的生命為辯護的前提,而不能片面追求庭審效果,法庭上侃侃而談,口若懸河,贏得滿堂喝彩,但判決后當事人被執(zhí)行死刑,家屬非常不滿意,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這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辯護應該做的。
死刑案件的辯護沒有一定之規(guī),要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不同的辯護方案,但下面幾個方面一般要考慮到:
(1)被告人的自然情況(是否成年,婦女是否懷孕或在羈押期間是否有流產情況);
(2)指控被告人構成犯罪的證據(jù)是否真實、合法,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如何;
(3)偵查、審查起訴及審判階段的各種法律手續(xù)和訴訟文書是否合法、齊備;
(4)技術性鑒定材料的來源,鑒定人是否具有鑒定資格,鑒定結論及理由是否合理;
(5)被告人的口供是否受客觀條件的影響,是否真實;
(6)有刑訊逼供、誘供的情況存在;
(7)被告人被指控犯罪的時間、地點、動機、目的、手段、后果等是否符合邏輯,各證據(jù)之間有無沖突;
(8)被告人有無自首、坦白和立功的情況;
(9)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是否從犯、脅從犯;
(10)被告人的行為是否構成正當防衛(wèi)或防衛(wèi)過當或具有防衛(wèi)的性質;
(11)被害人是否存在過錯或過失;
(12)附帶民事賠償部分是否達成了協(xié)議,如沒有,應分析是否存在調解的可能;
(13)對于證據(jù)不充分的,是否存在訴辯和解和可能;
(14)起訴書在法律適用上是否存在問題;
(15)有否“可以不立即執(zhí)行死刑”的情節(jié),向法庭提出“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建議。
故意殺人是最惡劣的罪刑之一,刑法上對故意殺人的處罰也是相當嚴厲的。但是,對于故意殺人的罪犯如果具有減刑的情節(jié),則可能不會被判死刑。但是如果故意殺人情節(jié)惡劣,一般都會被判死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1-03-19涉外離婚判決書可公告送達嗎
2021-02-15商帳追收的特點是什么
2021-01-04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guī)定
2020-12-30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執(zhí)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房地產開發(fā)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對夫妻保單業(yè)務的影響有什么
2021-02-18棚改項目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用于拆遷安置費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