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撤案條款規定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對已經偵查的案件,因為存在法定的情形依法予以撤銷,終止訴訟。
根據中國《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撤銷案件的情形包括: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在偵查過程中,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即應撤銷案件。
在審判過程中,因公訴人撤回起訴,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人民法院對自訴案件裁定駁回,訴訟程序即告終止,人民法院應將案件注銷。但這與《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撤銷案件并不相同,應加以區別。
刑事訴訟的“另案處理”是什么意思?
“另案處理”是司法實踐中經常遇到的一種法律現象。這種現象一般存在于共同犯罪案件中,是指把其中的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本案中分離出來與其他案件共同處理或者單獨處理的情況。檢察機關在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環節經常會遇到涉案人員未被偵查機關(部門)一并提請逮捕、提起公訴,而注明“另案處理”的情況。在這些“另案處理”的案件中,其中不乏沒有得到處理——犯罪嫌疑人以后未受到刑事追究的案例,也有本不符合“另案處理”條件而被刑事立案偵查的情形。“另案處理”一旦缺失了監督便容易蛻變成“另案不理”,成為司法腐敗下的新黑洞。因此,應針對“另案處理”建立更為完善的監督機制。
一、司法實踐中“另案處理”的情形普遍存在
目前,全國每年“另案處理”的案件確切數字尚無全國性統計,據地方不完全統計,“另案處理”案件在偵查機關提請批捕、移送起訴的案件中一般約占13%以上,數量之大,比例之高,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現實存在的“另案處理”情形大約有以下幾種:
一是犯罪嫌疑人在逃,一直沒有歸案,而其他的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查清,或者關押時間已到,只好在提請批準逮捕書或起訴意見書中對在逃的嫌疑人使用“另案處理”。
二是在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偵查完畢,可先行處理,故而對未偵查終結的犯罪嫌疑人作“另案處理”。
三是某犯罪嫌疑人,如果在本地、異地均有共同犯罪事實發生,在異地處理更為合適的,即被列入“另案處理”。
四是級別管轄方面的因素。某一犯罪嫌疑人共同犯罪事實既涉及到地域,又有級別管轄問題,考慮案件處理的需要,即將其中某一個或幾個犯罪嫌疑人列入“另案處理”。
五是職能管轄方面的因素。某一犯罪嫌疑人在共同犯罪中,對其犯罪事實的偵查管轄具有雙重性,既有公安機關立案管轄的犯罪,又有檢察機關管轄的犯罪,為了工作方便,有時可能在偵查階段將某一犯罪嫌疑人作“另案處理”。
六是個別司法工作人員或是出于人情,或是出于利益的誘惑,故意放縱罪犯而作“另案處理”。
七是因犯罪嫌疑人的其他客觀原因暫時不能進入訴訟程序的。
二、“另案處理”容易蛻變成“另案不理”的成因
公安機關工作責任不落實,內外監督機制缺位。
一是案件偵查不到位。如某縣2010年被列入“另案處理”、至今未能抓獲歸案的8名在逃犯罪嫌疑人,都是因為偵查人員在偵查中只重視對到案人員犯罪事實的訊問,不重視對在逃人員情況的深入訊問,無法獲取去向和藏匿地等的線索,致使追逃收效甚微,“另案處理”成了“無法處理”。
二是“另案處理”案卷材料不規范。不重視追逃工作信息移交。工作中,偵查人員在崗位調動時不重視對“另案處理”人員追捕信息的移交,造成追捕工作無法繼續。提請逮捕、移送審查起訴時不說明偵查情況。對在逃作“另案處理”的人員提請逮捕、移送審查起訴時只出具簡單一個某某犯罪嫌疑人在逃的說明,有否出警抓捕、如何抓捕、是否上網追逃、有否通緝等相關情況均未附卷說明,致使檢察機關無法監督。
三是工作責任不落實,經費和警力保障不到位。公安機關對“另案處理”案件中的在逃人員,未嚴格落實工作職責,未建立專門臺賬,未將“另案處理”案件納入未結案件管理,工作責任未落實到位。辦案部門經費和警力十分有限,有的部門經費甚至不能有效保障辦案經費,有限的辦案經費和警力只能保障殺人等重特大刑事案件,尤其是赴外省追逃,差旅費開支大,容易放松對一般案件的追逃力度,造成在逃的“另案處理”人員不能得到及時追捕到案。
四是偵查機關內部監督不到位。偵查機關對“另案處理”未建立健全內部制約監督機制,對違規辦案、降格處理、以罰代刑等問題不能有效進行監督。
檢察機關對“另案處理”案件審查不力,法律監督不到位。檢察機關偵查監督、公訴部門往往只重視報捕、移送審查起訴犯罪嫌疑人的審查,忽視對“另案處理”人員情況的法律監督。同時,信息不暢也是檢察機關法律監督不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作“另案處理”人員的強制措施情況、追捕到案情況等信息缺乏知情權,沒有有效的“知情”保障措施,造成監督不力。
在立案之前,立案人一定要考慮清楚,一旦立案,就會根據國家法律法規進行一步一步的處理。刑事案件需要在可以撤銷的范圍內才能撤銷,如果在審理刑事案件的時候,當事人不能隨意的撤銷案件,就算要撤銷案件也要根據法律規定來撤銷。
立案之后撤案是什么意思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民事訴訟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用法律的手段制裁網絡暴力
2021-03-18軍人轉業費是共同財產嗎
2021-03-21法律援助案子需要辯護證嗎
2021-01-02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