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故意傷人罪判幾年
教唆犯罪的量刑是結合具體被教唆人實施的犯罪情節而定,如果教唆他人故意傷害罪,則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教唆他人實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論處,而脅從他人犯罪的,只能以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論處,不再以教唆的內容實行數罪并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教唆罪的構成要件
1、須有教唆之故意
即被教唆者因教唆而生特定犯罪之意或至于實行,為教唆者所能預見,倘不能預見者,則非故意,對于其犯罪行為,自不成立教唆罪。是以基于自己過失之行為,致惹起他人犯罪之原因者,不得謂為教唆罪。
2、須有教唆之行為
教唆罪在客觀上必須有教唆他人犯罪之行為,其方法如何,法律并無加以限制。在解釋上,認為須能達到教唆之目的為已足。舉凡以言語、文字或舉動,為明示或默示,要皆不失為教唆,惟不得以強暴或脅迫之方法出之,因為以強暴或脅迫便被教唆人喪失自由意志,而為犯罪之行為者,則應繩以間接正犯之罪。
3、須被教唆者為特定之人
在煽惑罪所煽惑者,為多數之不特定人。例如以文字或演說發布其犯罪行為之煽惑,其受煽惑者當非特定之人,而教唆罪系以對特定人為之,故被教唆者必為特定之人;此乃與煽惑罪主要區別之點。
4、須被教唆者為有責任能力
蓋被教唆者以有自行判斷之能力為限,教唆者僅予以犯意令其自為采擇而已,設被教唆者無責任能力,則必乏自由采擇之權,不過等于機械作用,其教唆者不啻自為其行為,而成為間接正犯矣。我現行刑法關于教唆罪,系采主觀主義,因其惡性重大,宜予獨立處罰。
教唆他人故意傷人也是要進行懲罰的,而且一般其教唆他人進行什么反正,就會受到什么樣處罰。而且教唆犯罪而導致的后果越嚴重,或是情節十分嚴重的,其刑罰也會更加的嚴重。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辭退用交接嗎
2021-03-09較大火災事故如何處罰
2021-03-22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效力
2021-02-25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