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中止的期限是多久?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中止對民事案件的訴訟是沒有具體期限規定的,一般是中止情形消失后繼續訴訟。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中止執行的程序
1.中止執行的原因一旦發生,人民法院即應依職權作出中止執行的裁定。
當事人發現中止執行的原因存在時,應積極地將中止的原因告知法院或向法院提出中止執行的申請。
2.中止執行的裁定,一旦送達當事人即發生法律效力。
中止執行的裁定書應當寫明執行的理由和法律依據,執行人員簽名或蓋章,并加蓋人民法院公章。
執行中止是暫時性的,引起執行中止的原因一消失,即應恢復執行程序。
哪些情形可以中止執行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申請人對自己的民事實體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有權進行處分,申請人同意被執行人暫緩履行義務,暫停執行程序的,人民法院應當尊重當事人的處分權,中止執行。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的異議確有理由的,可能發生變更執行標的,或者對案件再審的情況,因此對原執行標的的執行應當中止。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在執行中,有時會出現一方甚至雙方當事人死亡的情況。如果申請人死亡,需要等待他的繼承人繼承權利;如果被執行人死亡,需要等待他的繼承人承擔義務。無論哪種情況出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法律規定可以中止執行。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作為被繼承人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僅在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償還債務,繼續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在執行過程中,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應當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當事人繼續參與執行程序,履行義務。但在特殊情況下,承受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一時尚未確定,要等待有關機構作出決定,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構成了中止執行的理由。
5、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在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認為出現除上述情況外的其他情況,需要中止執行的,可以作出中止執行的裁定。這是一項靈活性規定,以適應執行工作的復雜情況。
綜合上面所說的,在審理一起案件的時候如果因為一些原因是可以進行中止的,對中止的時間目前我國也是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如果當事人提也了中止一定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才可以提出來,所以,不同的案件審理的方式就會有所不同。
民事訴訟二審終審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什么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
民事訴訟反訴狀范文是什么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患者承擔的舉證責任
2021-01-27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