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遺囑就OK了?只要是老人血脈就能分房產?
一、立遺囑不吉利
很多人覺得生前就安排好死后的事情不吉利,人還活得好好的就立遺囑這不是咒自己嗎?很多老人家往往是生了重病才想起立遺囑,但立遺囑需要一些法定條件,如果出現精神上時好時壞、不能親自書寫遺囑或簽名等情形,會費些周折,遺囑效力也會打上折扣,還可能引發子女間的糾紛。立遺囑應在清醒的時候提早立,增加法律效力。
二、立遺囑可找家里人作證
一些老人覺得立遺囑是家務事,會找親戚、親密朋友來作見證。但是按照法律要求,代書遺囑需要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才有效。“無利害關系人”是指,不能是繼承人或被繼承人當中的一方,也不能與兩方存在債務、親屬、雇傭等關系。
三、反正有法定繼承,立不立遺囑沒多大關系?
不少人認為,“繼承”這事有《婚姻法》、《繼承法》管著,就是自己不立遺囑或老人沒有立遺囑,繼承時也不會亂,法律怎么規定就怎么來。因此,有沒有遺囑都一樣。
遺囑繼承的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遺囑繼承使得公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安排遺產歸屬,不再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如果公民生前立有遺囑,且該遺囑有效,則應該按照遺囑處置遺產;沒有遺囑或遺囑無效時,方可按照法定繼承分配遺產。老年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將自己的財產分配給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繼承,并決定他們獲得遺產的份額。當然,老人也有權決定將遺產部分或全部贈送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人。老年人行使上述權利時,不需要征得其他人的同意,包括子女在內親屬也不得干涉。如此看來,有沒有遺囑就大不一樣了。
四、只要是老人的血脈,就能分到一部分房產
小亮的母親說,她離婚時孩子判給了男方撫養。小亮的父親經常出差,因此,小亮基本上都是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去年,小亮的爺爺去世,身為長孫的小亮卻未分得絲毫家產。對此,小亮的母親非常不解。她覺得,這是小亮的叔叔們欺負人。
按照《繼承法》的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就是說,第三代人并不在法定繼承人之列。因此,在孩子父親在世的情況下,孫子是不能直接分得爺爺留下的遺產的。
五、只要立了遺囑一切就OK
按照人們的一般理解,只要立了遺囑,身后事就已經安排好了。其實,事情并非這么簡單。有了遺囑,并不意味著立遺囑人的意愿就能全部實現。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時,繼承遺產就會出現麻煩。
1、遺囑繼承能夠順利進行,前提條件是所立遺囑必須合法有效。如果遺囑最終被認定為無效,遺囑繼承顯然無法實現。
2、遺囑對財產及財產線索寫得不明晰。比如,立遺囑人在遺囑中只說明了自己有多少財產,但這些都以何種形式存在、財產在何處都未說明,這樣的遺囑很難得以實現。打個比方,只在遺囑中說自己有多少存款,但不知錢存在哪個銀行,存單放于何處,可以想象,后人的“尋寶”之路該是何等艱辛。如若找不到相應的憑證,這些財產無異于“流失”。
3、遺囑未妥善保存,立了等于沒立。實踐中,有些人立了遺囑就自己收了起來,他人對此并不知曉。試想,若立遺囑人突然離世,那么沒有人知道其曾立有遺囑,若遺囑又沒被發現,那么,這樣的遺囑立了等于白立。
4、成為遺囑中指定的繼承人,并不意味著一定就能得到遺產。我國法律規定,出現以下情況,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具體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六、立遺囑不是自己的事,遺囑得被兒女們接受
很多老人怕遺產“分配不公”會引起孩子之間的矛盾。擔心孩子們要是不接受遺囑方案,立了遺囑也沒用啊。遺囑是立遺囑的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行為,只要所立遺囑是自己真實意思的表示,且內容合法有效,遺囑就是有效的。立遺囑不需要征得繼承人的同意,遺囑是否生效與繼承人是否接受遺囑內容無關。
七、兒女們不到齊,遺囑沒法立
立遺囑不需要孩子們到場,事先也不必非通知他們不可。但繼承時,應當讓所有繼承人到場。當然,此時若有些繼承人因各種因素所限制不能親自到場,也可委托他人。比如,出具委托書,委托某某人代自己辦理繼承事宜。當然,這種委托書最好經過公證。
八、盡量不使用共同遺囑
王某與錢某系夫妻關系,有一子一女。王某與錢某婚內共同購買了樓房一套,由王某書寫了一份遺囑并由王、錢共同簽名,表示遺留房屋由孫子小王繼承。夫妻二人相繼去世后,小王持上述共同遺囑起訴父親及姑姑,要求判令王、錢二人所留房屋歸自己所有。
姑姑對遺囑內容字跡及立遺囑人的簽名均無異議,但認為錢某僅在遺囑上簽名,并未參與遺囑內容的書寫,故此遺囑形式對錢某來說不是自書遺囑,也不符合代書遺囑的形式要件。對此,小王又提供錄像一段,該錄像顯示爺爺王某宣讀一份文字材料,內容與上述遺囑一致,奶奶錢某在一旁邊聽邊點頭,王某讀完后兩人在文字材料上簽名。法院結合上述遺囑及影像資料最終判決支持了小王的訴訟請求。若小王沒有錄像等其他輔助證據,則奶奶錢某的遺囑真實意愿將很難被充分證實。
共同遺囑包括三類:第一類,單純共同遺囑,即數個遺囑的內容完全獨立,僅是記載于一個遺囑載體之上;第二類,相互共同遺囑,立遺囑人互為遺贈或相互指定對方為自己遺囑繼承人的遺囑;第三類,牽連共同遺囑,相互以對方遺囑為條件的遺囑。后兩種遺囑帶有協議的性質,類似于合同。除第一類實際為數個獨立遺囑外,其余兩者根據我國法律是被限制使用的。之所以限制共同遺囑的使用,概因共同遺囑之存在,使得遺囑效力難以確定,而且限制了遺囑人的遺囑自由。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建議盡量不使用共同遺囑。
在國外,立遺囑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律師來專門負責這項事情。但由于國人思想觀念的不同,很多有人會這么做。我們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因為房產繼承糾紛而鬧上法庭的新聞。其實,很多的糾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能更好的處理好這方面的事情,能更好的避免子女之間反目成仇的現象發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讓員工停職是什么意思
2020-11-27老公失業而離婚可以離嗎
2020-12-24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投保人的保單可以抵押債務嗎
2021-01-21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交通事故鑒定書
2021-01-0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