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誹謗罪處罰未成年人嗎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由此可見,未成年造謠誹謗罪會不會受到處罰是分情況的,如果是十六至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則應當受到處罰。由于誹謗罪的社會危害較小,所以如果是十四至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誹謗行為,則不會受到刑事處罰,而是由監護人進行教育或由政府進行收容教養。
二、相關法律知識
1、誹謗罪的概念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2、誹謗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3、誹謗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誹謗罪可能處罰對象是有限制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未成年人就應該,就可以隨意進行言論。作為監護人,家長應該盡到責任,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否則,為了會產生什么后果是未知的。如果對此您想要進一步了解,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誰出
2020-11-26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交通事故怎么檢驗、鑒定
2021-02-06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