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廣東律師 威海律師 興山區律師 阜陽律師 望奎縣律師 雄縣律師 撫順律師 瓦房店市律師 鄂托克旗律師
我們在起訴的時候,法院往往都會受理,積極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但有時候我們的上訴也會被駁回,這時候就引出了行政仲裁法院不予受理的情況種類的問題,到底哪些情況下我們上訴會被法院駁回?下面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1、原告主體不適格,即原告與案件沒有直接利害關系,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原告起訴時不能確定明確的被告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零九條:“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等信息具體明確,足以使被告與他人相區別的,可以認定為有明確的被告。起訴狀列寫被告信息不足以認定明確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補正。原告補正后仍不能確定明確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3、對本院沒有管轄權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后,原告堅持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四條第(四)項:“(四)對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一十一條:“對本院沒有管轄權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堅持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立案后發現本院沒有管轄權的,應當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4、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人民法院不應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注:根據《最高法院若干問題的解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第十一條規定,下列二類行政協議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人民法院不應再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1)政府特許經營協議;
(2)土地、房屋等征收征用補償協議;
另,2015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2015年度十大經濟行政典型案例。其中 “萍鄉市亞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訴萍鄉市國土資源局行政協議案”,將以往法院一直作為民事案件受理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納入行政訴訟的范圍。
5、重復起訴不予受理(一事不再理)——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訴,構成重復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
《民訴法》
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準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最高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四十七條:“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后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后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后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6、原審原告在第二審程序中撤回起訴后重復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最高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三十八條:“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申請撤回起訴,經其他當事人同意,且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準許撤訴的,應當一并裁定撤銷一審裁判。原審原告在第二審程序中撤回起訴后重復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7、一審原告在再審審理程序中撤回起訴后重復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最高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一十條:“一審原告在再審審理程序中申請撤回起訴,經其他當事人同意,且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裁定準許撤訴的,應當一并撤銷原判決。一審原告在再審審理程序中撤回起訴后重復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8、反訴應由其他人民法院專屬管轄,或者與本訴的訴訟標的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理由無關聯的,裁定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三十三條: “反訴的當事人應當限于本訴的當事人的范圍。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于相同法律關系、訴訟請求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或者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于相同事實的,人民法院應當合并審理。反訴應由其他人民法院專屬管轄,或者與本訴的訴訟標的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理由無關聯的,裁定不予受理,告知另行起訴。”
9、第三人撤銷之訴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等非訟程序處理的案件;
(二)婚姻無效、撤銷或者解除婚姻關系等判決、裁定、調解書中涉及身份關系的內容;
(三)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對代表人訴訟案件的生效裁判;
(四)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的受害人對公益訴訟案件的生效裁判。公益訴訟中受害人可以提起私益訴訟,但公益訴訟涉及到公益,不可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九十七條 :“對下列情形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等非訟程序處理的案件;
(二)婚姻無效、撤銷或者解除婚姻關系等判決、裁定、調解書中涉及身份關系的內容;
(三)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對代表人訴訟案件的生效裁判;
(四)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的受害人對公益訴訟案件的生效裁判。公益訴訟中受害人可以提起私益訴訟,但公益訴訟涉及到公益,不可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10、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圍的;
(二)不屬于收到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的;
(三)申請確認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收養關系等身份關系無效、有效或者解除的;
(四)涉及適用其他特別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審理的;
(五)調解協議內容涉及物權、知識產權確權的。
法律依據:
《最高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七條:“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圍的;
(二)不屬于收到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的;
(三)申請確認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收養關系等身份關系無效、有效或者解除的;
(四)涉及適用其他特別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審理的;
(五)調解協議內容涉及物權、知識產權確權的。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發現有上述不予受理情形的,應當裁定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11、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人民法院確認調解協議有效后,當事人一方不履行的,對方的救濟方式是申請強制執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五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通過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觀點: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有效后,當事人就應當全部履行調解協議,否則對方當事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也不存在重新起訴問題。對于不予確認的決定,當事人可以再次通過調解、訴訟等途徑解決糾紛,其訴訟權利行使沒有受到阻礙。
——奚曉明主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法修改研究小組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改條文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 284?285 頁。
12、當事人在執行程序中簽署和解協議,當事人一方不履行時,對方的救濟方式是恢復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當事人以執行和解協議產生新的合同權利義務為理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將執行和解協議作為案件定案依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第二款:“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最高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六十七條:“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執行中雙方自愿達成的和解協議,對方當事人申請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的,人民法院應當恢復執行,但和解協議已履行的部分應當扣除。和解協議已經履行完畢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復執行。”
最高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觀點:
見《當事人以執行和解協議產生新的合同權利義務為理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將執行和解協議作為案件定案依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3、執行拍賣是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財產采取的一種執行措施和處分執行行為,執行拍賣所引致的糾紛均不具有民事可訴性。
適用依據:
(1)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觀點:
就我國目前司法實踐來看,普遍認為執行拍賣為法院的司法處分行為,是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財產采取的一種執行措施和處分執行行為。基于執行拍賣具有公法性質,執行拍賣合同不具有可訴性。針對執行拍賣中的糾紛,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應當通過執行監督方式解決。
(2)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觀點:
執行程序中的強制拍賣,本質上如同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是法院的一種執行行為。強制拍賣中,拍賣人實際處于協助法院進行強制執行的輔助人地位,法院應對拍賣活動的相應法律后果負責。當事人認為法院對拍賣活動監督不力的,應由法院通過執行監督程序予以糾正,而不能由被執行人通過對拍賣人等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
(3)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觀點:
執行程序中的強制拍賣不同于普通民事拍賣,性質上屬于公法拍賣。強制拍賣的公法性特點決定了認定拍賣無效的權力主休只能是原執行法院及上級法院,由他們通過執行監督程序或執行異議程序認定。系因強制拍賣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不平等性,決定了強制拍賣無效不能成為普通民事案件的受案范圍。
——見《河北峰峰礦區法院與遼寧營口中院執行中煤沈陽公司爭議協調案》(作者:范向陽,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載于《執行工作指導》2008年第2輯(總第26輯)。
14、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條款或者仲裁協議不成立、無效、失效、內容不明確無法執行的除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二)項:“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一十五條:“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二項的規定,當事人在書面合同中訂有仲裁條款,或者在發生糾紛后達成書面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其堅持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但仲裁條款或者仲裁協議不成立、無效、失效、內容不明確無法執行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仲裁法》
第五條:“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15、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議,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仲裁法》
第二十六條:“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議,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未對人民法院受理該案提出異議的,視為放棄仲裁協議,人民法院應當繼續審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一十六條
16、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仲裁法》
第九條:“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到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17、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后,當事人對該裁定提出執行異議或者復議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七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二款:“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第三款:“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18、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當事人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沒有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提出異議,而后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仲裁協議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仲裁法》
第二十條第二款:“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三條第一款:“依照仲裁法第二十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沒有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提出異議,而后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仲裁協議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9、仲裁機構對仲裁協議的效力作出決定后,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仲裁協議效力或者申請撤銷仲裁機構的決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仲裁法》
第二十條第一款:“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三條第二款:“仲裁機構對仲裁協議的效力作出決定后,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仲裁協議效力或者申請撤銷仲裁機構的決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由此可見,當事人不明確被告,起訴撤回后重復起訴,單方達成協議等情況行政仲裁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在上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情況,避免訴狀被法院駁回,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您若還有顧慮,不知道自己的情況是否能上訴,律霸網站中的律師可以幫助您。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青海律師。
行政復議期限到期怎么辦
行政復議期限新規定
交通事故行政復議失敗對保險理賠的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行需要多久
2021-01-02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住宿時顧客車輛被盜老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2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撞傷牙齒鑲牙在意外傷害險的理賠范圍呢嗎
2020-12-22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20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協商的如何處理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