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詐騙嫌疑人自首之后怎么判?
看具體犯罪情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第二條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短信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并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于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自首能判緩刑嗎
緩刑是有條件的對原判刑期不執行,自首能否判緩刑要看是否符合下列條件: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是因為累犯是因犯罪被處以刑罰以后再法定的時間以內的再次犯罪,其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都較大,而其他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則是犯罪情節輕微、對社會危害性不大、個人的人身危險性也不大,實行緩刑對社會穩定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實行緩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會。罪犯是否再危害社會,除刑法自身的威懾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決于犯罪分子自身對所犯罪行的認罪、悔罪表現和犯罪情節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對自身的犯罪沒有認識、沒有悔罪表現,肯定會再次危害社會,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節嚴重、手段惡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實用緩刑,因為他們有可能再次危害社會。
緩刑實用的上述二個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具備才能適用緩刑,正確適用緩刑的條件,對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對正在準備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懾力,充分發揮刑法的打擊犯罪、懲罰犯罪的作用。
涉嫌經濟詐騙嫌疑人能夠主動自首對自己肯定是有好處,在自首后也可以找律師來幫助自己做進一步的辯護。經濟詐騙嫌疑人自首之后怎么樣辯護才能夠得到減輕處罰的可能,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責任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6出國簽證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權
2021-01-17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公租房能購買嗎,遇到拆遷應該如何補償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