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不起訴人的自我救濟途徑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46條規定:“對于人民檢察院的依照本法第142條第2款規定的不起訴決定,被不起訴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后七日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復查決定,通知被不起訴人,同時抄送公安機關。”由此,我們可以了解被不起訴人自我救濟的具體法律程序:
1、檢察機關在向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42條第2款規定情形的被不起訴人送達不起訴決定書時,應當告知被不起訴人如果不服該決定,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訴,同時這些告知事項必須在不起訴決定書中載明。
2、不起訴制度被不起訴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后七日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由作出決定的審查起訴部門辦理。這里所說的“可以”,說明被不起訴人就算在七日之內不提出申訴,并不意味其申訴權當然消滅。法律規定任何公民具有申訴權,同樣,被不起訴人如果在七日之外,照樣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只是,這時候受理的部門是人民檢察院的控告申訴部門。至于人民檢察院什么時候作出復查決定,法律并沒有規定期限,這屬于立法上的缺陷。
3、被不起訴人申訴應提交申訴書,寫明申訴理由。若沒有書寫能力的,也可以口頭提出申訴,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其口頭提出的申訴制作比例進行復查。復查認為要維持的,報請檢察長作出復查決定。復查認為要撤銷的,則需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4、復查決定書應當送達被不起訴人,并同時抄送移送審查起訴的公安機關。若撤銷原不起訴決定,則案件應及時交由審查起訴部門審查。
二、被害人的自我救濟途徑
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被害人的地位和被不起訴人顯然不同,司法實踐中,依法被檢察機關作相對不起訴決定的被不起訴人提出申訴的極少,因為一般而言,不起訴案件“總是對犯罪嫌疑人有利的處分”,而被害人被人作為刑事案件中被侵害的一方,具有追究犯罪的強烈愿望,因此被害人不服不起訴決定的卻屢見不鮮。因此,法律在被害人自我救濟方面規定的更詳細更全面。刑事訴訟法第145條規定:“對于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后七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于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此申訴程序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此可見,中國被害人對被不起訴決定的救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另一種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訴。被害人的申訴和自訴不僅是對自己權益的積極維護,也是對不起訴的一種制約。
被害人申訴的法律程序基本上和被不起訴人申訴的一致,筆者在這里就不再贅述。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訴的,也就是把原來有檢察機關的公訴變成自己參與的“自訴”,刑事訴訟法第170條在規定自訴案件適用范圍也明確:“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法律這樣規定主要是為了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在確實受到侵害時在國家公訴方面得不能得到保護時另一種救濟方式。但由此也圈定了被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訴案件的范圍,即只有在自己的人身、財產權利受到被告人侵犯的案件才可以轉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訴。這里的被害人不但可以是自然人,而且也可以是單位。在實踐中,單位作為被害人的主體出現,其所受到的損失一般要比自然人大得多,應該得到法律的保護。另外,如果被害人系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或喪失訴訟行為能力,或死亡、失蹤,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應允許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被害人的名義向法院起訴。
三、公安機關對檢察機關不起訴權的制約
刑事訴訟法第144條規定:“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時,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認為不起訴的決定有錯誤的,可以要求復議。如果要求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可見,公安機關若對檢察機關所作的不起訴決定有異議,可以通過要求復議和提請復核兩種途徑來制約不起訴的決定。其中復核是復議的必經步驟,公安機關只有在向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申請復議得到維持原決定后,才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當然,公安機關也可以放棄復核的權利。刑事訴訟法之所以這樣規定公安機關對不起訴決定的救濟處分正是體現了公檢法三家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基本原則。
四、人民法院對檢察機關不起訴的制約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45條的規定,被害人不服不起訴決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對于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檢察機關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可以作為自訴案件受理。犯罪事實清楚,有足夠證據的案件,應當開庭審判。法院通過受理被害人自訴案件的方式來監督制約不起訴的決定,糾正檢察機關的錯誤。
五、人民檢察院內部監督制約
中國檢察系統內部實行檢察一體化的原則,上級檢察機關領導下級檢察機關,對其不起訴的決定當然有權進行監督。根據刑訴法的規定,對于不起訴的規定,公安機關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被害人也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上級檢察機關可以利用這種途徑發現下級檢察機關的錯誤不起訴決定。在同一檢察機關內部,審查起訴部門做出的不起訴決定,也要報經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進行審查批準,以防止錯誤的發生。
檢察院在對公安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作出審查之后,如果發現犯罪情節確實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也是可以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話,那么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這里的不起訴其實也就是酌定不起訴。對于酌定不起訴,檢察院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如果是法定不起訴的話,則就是依照法律規定不能起訴,而檢察院并沒有自由裁量權。
存疑不起訴酌定不起訴的適用情形是什么
哪些刑事訴訟法酌定不起訴?
刑訴法酌定不起訴相關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逸的6種不認定情況
2021-02-16拖欠半年工資還能去勞動局投訴嗎
2020-11-13查封,扣押是什么意思,他們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3高空拋物的危害怎么認定
2021-02-20公司的股東會如何行使職權
2021-01-14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2020最新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0-12-07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