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的含義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逸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
在實踐中,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離開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并不都是交通肇事逃逸。車輛離開現場是對車輛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后,駕駛人未立即停車的描述。經調查,有證據證明車輛駕駛人未發現發生交通事故,駕車繼續行駛的行為,稱為“駛離現場”。經調查,有證據證明為躲避因事故發生后現實發生的危害車輛駕駛人生命、健康的情形,駕車繼續行駛。脫離險境后,應當立即報案的行為稱為“避險行為”。經調查,有證據證明因逃避可能的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遺棄車輛逃離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包括駕駛車輛將受害人送往醫院借故逃離的),稱為“交通肇事逃逸”。
二、肇事逃逸的情形
在理論上,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是有離開現場的客觀行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實踐中,交通事故當事人在事故發生后,為了逃避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離開事故現場,沒有積極履行搶救傷者和財產、向交通管理機關或者公安機關報告事故情況、在現場等候處理等交通法規所規定的義務,以此作為判斷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可以將如下情形界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行為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行為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3)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4)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5)行為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6)行為人離開事故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對有以上肇事后逃逸行為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在肇事逃逸之后,如果能夠主動到交管部門或其他公安部門投案并如實交待犯罪事實,且等待接受處理的,根據中國刑法的有關規定仍然可以認定是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交通肇事逃逸方面的相關資料。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對他人生命的忽視在道德方面是要受到社會的譴責,同時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您還有其它的法律問題,本網站也提供專業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1-02-03行政賠償訴訟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8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不給臨時工買保險合法嗎
2021-03-19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26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