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罪有追訴期嗎
不是教唆罪,而是根據教唆的犯罪行為處罰。教唆罪有追訴期,比如盜竊罪,就按盜竊罪處理。
刑法第二十九條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教唆罪,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教唆人,即構成教唆犯罪。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親自實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實施自己的犯罪意圖。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關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對象應當是具有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滿十四周歲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構成共犯關系,只對教唆人單獨定罪量刑。任何一方面的刑事法律制定都考慮社會危害性,如果一種行為在一定期限內沒被發現,或者再犯的話,其社會危害性就變得很小,可以免于法律追究,減輕訴訟資源的浪費。從法理上講,時效制度是指依照法律之規定,一定的事實狀態因一定時間之經過而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
新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第八十八條規定【追訴期限的延長】?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即被教唆者因教唆而生特定犯罪之意或至于實行,為教唆者所能預見,倘不能預見者,則非故意,對于其犯罪行為,自不成立教唆罪。是以基于自己過失之行為,致惹起他人犯罪之原因者,不得謂為教唆罪。
大家對于這個教唆罪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大家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個問題,如果了解了,對大家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家有很大的必要了解這些的東西,這對于自己的生長還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想找律師具體咨詢,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指頭斷裂如何賠償
2021-01-22《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早已不再是人民法院審理醫療糾紛案件參照的法律法規
2021-01-14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遺產繼承到法院起訴怎么辦
2020-12-28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事故之后如何理賠
2021-03-19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土地流轉有哪些條件
2021-02-17農村城鎮化改革,面臨房屋拆遷,拆遷補償是選擇房屋還是錢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