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情證據取得應遵循什么原則
(一)取證手段要合法
關于是否應該雇用“私人偵探”進行“民間取證”的問題。一般來說,“私人偵探”受雇用后,采取化裝、跟蹤、竊聽、偷拍等手段收集證據很有效果。但理論界對這種行業的存在利弊有很大的爭議。我國目前并沒有賦予私人偵探以合法的身份,雇用“私人偵探”進行“民間取證”不宜提倡。除了私家偵探的介入,個案中,也有人以朋友的身份幫助受害方取證的。他們可能獲取酬勞,也可能是義務協助。證據取得者的名稱、身份并不重要,關鍵是取得證據的手段是否合法。
(二)證據內容必須符合法律和公共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只要不違反法律的一般禁止性規定,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未經對方同意的錄音錄像也可以作為證據。它意味著未經對方同意私自錄制的音像資料可以作為證據使用,除非這些資料的取得方法違反了法律強制性規定或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偷拍偷錄合法化”。它能否作為證據,不在于它的私下性、秘密性,關鍵是它是否違反法律、公共利益等。
(三)取證不能侵犯他人隱私權
在對婚外情進行調查取證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是配偶的知情權與情人、同時也包括有婚外情一方的隱私權之間的沖突。隱私權指公民保持其私生活中的秘密不為他人知悉的權利。任何人的個人隱私都必須限定在合法、合乎道德和社會需求的范圍內。法律對隱私權的保護不是絕對的、無原則的。對于任何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他人有權揭露和干預。從某種角度上講,公民為維護個人權利的需要,在必要范圍內了解他人隱私,不構成侵犯隱私權。同時,應當明確,侵犯隱私權和了解隱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法律意義上的侵權,必須具備侵權的法律要件,即有非法的行為、損害后果,以及非法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單純地了解他人的隱私,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是隨意加以擴散、宣揚或者用于其他非法用途,也沒有造成損害后果的行為,不能視為侵害隱私權。
綜合上述所說的,婚外情取證并不能用主觀意愿去尋找辦法執行,而是要遵循法律規定的原則去取證,這樣才能保證在這取證過程中雙方的合法權益沒有受到損失。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價上漲賣方違約應該怎樣維權
2021-02-21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