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情證據取得應遵循什么原則
(一)取證手段要合法
關于是否應該雇用“私人偵探”進行“民間取證”的問題。一般來說,“私人偵探”受雇用后,采取化裝、跟蹤、竊聽、偷拍等手段收集證據很有效果。但理論界對這種行業的存在利弊有很大的爭議。我國目前并沒有賦予私人偵探以合法的身份,雇用“私人偵探”進行“民間取證”不宜提倡。除了私家偵探的介入,個案中,也有人以朋友的身份幫助受害方取證的。他們可能獲取酬勞,也可能是義務協助。證據取得者的名稱、身份并不重要,關鍵是取得證據的手段是否合法。
(二)證據內容必須符合法律和公共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只要不違反法律的一般禁止性規定,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未經對方同意的錄音錄像也可以作為證據。它意味著未經對方同意私自錄制的音像資料可以作為證據使用,除非這些資料的取得方法違反了法律強制性規定或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偷拍偷錄合法化”。它能否作為證據,不在于它的私下性、秘密性,關鍵是它是否違反法律、公共利益等。
(三)取證不能侵犯他人隱私權
在對婚外情進行調查取證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是配偶的知情權與情人、同時也包括有婚外情一方的隱私權之間的沖突。隱私權指公民保持其私生活中的秘密不為他人知悉的權利。任何人的個人隱私都必須限定在合法、合乎道德和社會需求的范圍內。法律對隱私權的保護不是絕對的、無原則的。對于任何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他人有權揭露和干預。從某種角度上講,公民為維護個人權利的需要,在必要范圍內了解他人隱私,不構成侵犯隱私權。同時,應當明確,侵犯隱私權和了解隱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法律意義上的侵權,必須具備侵權的法律要件,即有非法的行為、損害后果,以及非法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單純地了解他人的隱私,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是隨意加以擴散、宣揚或者用于其他非法用途,也沒有造成損害后果的行為,不能視為侵害隱私權。
綜合上述所說的,婚外情取證并不能用主觀意愿去尋找辦法執行,而是要遵循法律規定的原則去取證,這樣才能保證在這取證過程中雙方的合法權益沒有受到損失。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后還有勞動關系嗎
2020-11-11怎么撤銷掛名股東
2020-11-12小區相鄰侵權賠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01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委托書由哪一方開
2021-02-17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什么情況下借款人須購買保險
2021-01-29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