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罰中的管制是指什么
管制我國刑法規定的一種量刑種類。管制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判處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并罰時不得超過3年?。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間,不羈押在監獄、看守所等執行場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也不離開自己的家庭,不中斷與社會的正常交往。對罪犯不予關押,是管制刑與其他刑罰方法的重要區別。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限制罪犯自由主要表現在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擔任領導職務、外出經商、遷居等自由。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動中與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第二條規定:?在刑法第三十八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原第二款作為第三款,修改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也就是說,管制由原先的公安機關執行,改由地方社區矯正機構進行,即縣級司法行政部門執行。
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數罪并罰時,可以延長到3年。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刑期的上限雖然比拘役長,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是剝奪人身自由。從性質上講,管制仍輕于拘役。
根據刑法第39條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聚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按照執行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4)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5)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告執行機關批準。
根據上述規定,管制本身不包含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剝奪政治權利的,應當把剝奪政治權利作為附加刑判處,其期限與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時執行。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即應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并且發給本人解除通知書。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同時宣布恢復政治權利。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管制”的相關的法律知識。通過以上小編整理的法律知識,相信大家對于管制是什么能夠有所了解,也能知道管制具有哪些特點以及我國法律對于管制的期限規定是如何的;當然如果大家對于管制還有不了解的地方,大家是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知識咨詢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允許離婚的六個條件有哪些
2021-01-31委托人租房協議有效嗎
2020-12-15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法醫鑒定輕微傷害標準
2021-01-20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3-02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老公有外遇要離婚,妻子怎么搜集離婚證據
2021-01-12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