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出境的法律規定
《出入境管理法規定》第十二條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四)因妨害國(邊)境管理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遣返,未滿不準出境規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決定不準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出境的其他情形。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五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采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于依法限制外國人和中國公民出境問題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人民法院對中國公民可根據通報備案對象的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禁止、限制、控制出境的措施。
一是當事人有未執行民事案件的,向當事人口頭通知或書面通知,在其案件(或問題)執結之前,不得離境;
二是人民法院可作出限制出境協助執行通知,責令當事人不準出境,并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注明不準出境的原因;
三是人民法院未能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協助收繳、吊銷其證件,或請公安機關宣布作廢;
四是對未持有護照或者其他出入境證件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在限制出境期限內不予批準通報備案對象的出國(境)申請;
五是如未能扣押被限制出境人員的證照,需在邊防檢查站阻止出境的,可要求公安、邊防機關協助邊控。
控制措施主要有哪些
掌握出入境動態、阻止出境、阻止出境且扣留證件、阻止入境、阻止入境且扣留證件、扣留人員。對需要掌握出入境動態的邊控對象,控制期最長不得超過1年。對需要采取其他控制措施的邊控對象,控制期限一般為1個月,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
人們出入境要根據法律的規定進行,不能違法出境。如果出境的當事人有未執行民事案件的,向當事人口頭通知或書面通知,在其案件或是問題沒有執結之前,不得離境。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墜物是否構成過失犯罪
2021-02-08強行拆除屬于什么行為
2021-01-15檢察院申訴程序有什么要求
2020-12-26船舶承租人自營船舶是否要取得船舶管理資質
2021-01-26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交通死亡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怎么賠償
2020-12-11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承包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28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包括哪些人
2021-03-06土地流轉后,土地被征收應該屬于誰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