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勞動者違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規定,而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予辦理。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應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員工提前解除合同有補償嗎
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予給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就應該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全面、完全的履行勞動合同,而勞動合同的主要條款之一:合同期限,則是雙方必須遵守的首要條款。用人單位不遵守,違反此約定的,應該承擔法定違約責任,必須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違反此約定的,當然也應屬違約行為,法律明確規定勞動者依法定程序解除,但未明確規定解除的法律后果,但不等于勞動者可以隨意解除合同,否則對用人單位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建立勞動者合理流動的社會制度和信用制度。對此,相關部門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并制定了相應的政策。
1、勞動部關于《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四條 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2、《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
(1)用人單位招接收的大中專畢業生,按有關規定簽訂了服務合同或其他協議的,未到期的仍應繼續履行,并應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拒絕簽訂勞動合同又不履行協議的,在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后,用人單位可與其解除勞動關系。勞動關系解除后,如原服務合同(協議)約定或用人單位依法規定了賠償辦法的,職工應按服務合同(協議)的約定或用人單位的依法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如無約定或無規定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2)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間內(不超過六個月),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中相關內容;用人單位也可規定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超過三年),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但用人單位應當給予該職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
(3)用人單位與職工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違約金。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照《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執行。未經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或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作任務尚未完成,任何一方解除勞動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按照《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承擔賠償責任
關于勞動合同的簽署規定,作為企業工作者應當對相關內容和規定有具體的了解,盡量別通過違約方式處理事物。勞動合同的簽署在法律上也是具有一定效益的,若是相關勞動者有損害企業的利益或者名譽的還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經濟損失,因此勞動者值得提起注意。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要履行什么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仲裁與訴訟是什么關系
2020-12-02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交通事故復核失敗怎么辦
2020-12-07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離婚夫妻財產分割相關規定
2021-02-08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公眾責任險的作用有哪些呢
2020-11-17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利與弊
2021-01-12出讓土地上的房屋可以拆了重修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