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工傷死亡家屬待遇有哪些?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六十二條、六十四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1、喪葬補助金按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支付。
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按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支付。
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按人社部《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確定。
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承擔全部費用。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二、屬于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1、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傷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而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2、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職工有上述情形的視同工傷,并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待遇。
每年因公殉職的勞動者的數量還是很多的,其家屬可以享受到的這些待遇是針對去世職工的近親屬的,主要就是當事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因工去世可以獲得的待遇都是一樣的,但相應待遇上的補助標準就不固定了,類似于供養親屬撫恤金,本身也要考慮到被供養人的實際年齡。
工傷一級傷殘怎么認定
工傷死亡認定時間需要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死亡事故怎么賠償
2021-03-14流產期間能辭退嗎
2021-03-02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