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報工傷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用人單位用工風險,保障受傷職工得到合理賠償。具體情況如下:
1、工傷保險作為社會保險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施的,是國家對職工履行的社會責任,也是職工應該享受的基本權利。工傷保險的實施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標志和成果。
2、實行工傷保險保障了工傷職工醫療以及其基本生活、傷殘撫恤和遺屬撫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職工和家屬的后顧之憂、工傷補償體現出國家和社會對職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3、建立工傷保險有利于促進安全生產,保護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工傷保險與生產單位改善勞動條件、防病防傷、安全教育,醫療康復、社會服務等工作緊密相聯。對提高生產經營單位和職工的安全生產,防止或減少工傷、職業病,保護職工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4、工傷保險保障了受傷害職工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妥善處理事故和恢復生產,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安定。
二、《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工傷鑒定的作為是確實該傷害情況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對于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是可以享受到工傷賠償的,勞動法中也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標準為員工購買工傷保險,如果未購買工傷保險的,則相關賠償由用人單位自行承擔。
工傷索賠申請書該如何寫
工傷傷殘鑒定的費用該由誰出
工傷仲裁處理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立案后會抓人嗎
2020-12-29工資欠條算勞動爭議案件嗎
2020-11-13新公司法關于股權轉讓的規定
2021-03-05車禍老人因其他病死亡還賠錢嗎
2020-12-19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即期匯票與支票的區別
2021-03-14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