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事情都是根本沒辦法一步完成的,工傷的賠償有些也是建立在工傷鑒定程序終結了以后才能夠開始處理的。一般不用人提醒誰都知道工傷鑒定書下來了以后肯定會積極準備理賠的事情。但是其中還是有些人都比較好奇在我國工傷鑒定書下來后申請理賠的時間有多久?
一、在我國工傷鑒定書下來后申請理賠的時間有多久?
工傷事故申請理賠的時間一共就是一年,在這一年當中是包括工傷認定和工傷鑒定所耽誤的時間的。
1、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的期限是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
2、工傷認定結束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保存:50年。
3、視為工傷的情形之一是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在一定的時間內搶救無效死亡,該一定的時間是:48小時內。
4、工傷爭議仲裁申請期限: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
5、工傷爭議仲裁裁決期限:受理仲裁申請的45日內,案情復雜的為60日內。
6、勞動者不服工傷爭議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期限: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
二、工傷鑒定結果拿到后多久能得到賠錢?
1、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出來后多久可以領取傷殘待遇,現行的《工傷保險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并沒有明確的規定。
2、如用人單位依法繳納了工傷保險,工傷待遇分別由用人單位和工傷保險基金承擔,用人單位承擔部分直接按傷殘等級向用人單位索要即可,工傷保險基金承擔部分需要按相關規定,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報支付手續,經審批無誤后才能發放。
3、一般來說,各地方工傷保險行政部門會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如果向工傷保險行政部門申報的材料齊全,正常情況下,三十天以內勞動部門會處理完畢。
三、單位拖延不支付工傷賠償金該怎么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六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應當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 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如果雙方沒有達成協議,那么雙方的爭議受仲裁時效約束。但是雙方已經達成協議了,就不再受仲裁時效的約束了。雙方達成了協議,如果對方不履行協議,就相當于違約,可以起訴到法院,這時候的糾紛不是在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內了。
雙方若之前已經達成賠償協議,無需再仲裁,直接起訴即可。
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這是節約成本、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雙方達成賠償協議,說明雙方已無爭議,債權債務關系已經確定,只待履行即告消滅。一方不履行協議,另一方可以依據該賠償協議向法院提起訴訟。因工傷賠償事項已轉變為債權債務關系,可以不經過勞爭議仲裁程序,自然不受申請仲裁期限的限制。
小編在這里先提醒大家一句,整個工傷事故申請理賠的時間國家規定的是一年之內的,所以這一年不是從工傷鑒定書下來了以后才開始計算的,如果您前面的工傷認定和工傷鑒定就已經耽誤了太長的時間了,那最好是拿到工傷鑒定書就馬上向公司和社保機構申請理賠。
最新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
職工工傷鑒定十級傷殘標準是怎樣的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工傷鑒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徐丹律師,女,法學學士學位,國家司法考試A證。現為湖北尊而光律師事務所核心專職律師,婚姻家事法律事務部負責人,執業證號為14201201711164197。徐丹律師從2012開始先后在地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有過實習工作經驗,從事執業律師以來,秉承“專業、誠信、敬業、務實”的工作作風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已處理過多起訴訟和非訟法律事務,咨詢解答大量各類型民事、經濟、刑事案件。尤其擅長各類婚姻家事糾紛;婚前、婚內財產風險評估和規劃;為境內或者跨境婚姻、繼承提供法律意見;債權債務糾紛;房產合同等。對于婚姻家庭的矛盾有著獨到的見解,善于從法律角度與女性特有的角度為當事人出謀劃策,善于處理婚姻家庭中的疑難雜癥。在執業中也不忘關懷弱勢群體,結合地區司法局以及律所綠色通道提供專職援助,對于一些困難的群眾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服務,是一位有著專業素養與社會責任感的女律師。
勞動仲裁時效過了規定期限,能否起訴
2020-12-30瀆職罪的立案標準
2020-12-23勞動糾紛需多長時間處理完
2021-01-17簽了贍養協議現在不給錢能告他嗎
2021-03-03a級通緝令會判死刑嗎
2021-01-22石城縣縣城規劃區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安置辦法
2021-03-17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