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勞動合同時用來證明用人單位和職員之間的勞動關系的,即雙方應該現有的權益以及需要履行的義務。勞動合同對于職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職員遭受工傷或者發生工資糾紛等,就需要勞動合同證明法律效力。那么。雙重勞動關系中的工傷認定應該由哪一方負責呢?
目前,在我國社會生活中,具有雙重身份的勞動者非常普遍,包括兼職、停薪留職、離崗掛編等。在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企業采取下崗分流等方式,使大量勞動者在保持與原用人單位勞動關系、享受相關福利待遇和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時,尋找新的工作機會,這些勞動者也具有雙重身份。有觀點認為這些情況構成雙重勞動關系,一個是法定的勞動關系,另一個是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在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踐中,一般都不承認雙重勞動關系,其主要理由在于:勞動關系是具有法定的權利義務內容的特殊法律關系,一旦形成對于雙方均具有法定的約束力。勞動關系中的權利義務的許多方面對于勞動者或用人單位而言具有唯一性,如勞動者只能有一個社會保險賬戶,只有一個公積金賬戶,只能有一份檔案并由一個部門保管。因此,雙重勞動關系在法律上是不存在的,也不為法院所認可,具有雙重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與原單位形成的是勞動關系,與實際工作的單位形成的只能是勞務關系。
但是,工傷保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原勞動部的一些規章要求第二個工作單位應當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人民法院也支持勞動部的這種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8年第9期刊載了“北京國玉大酒店有限公司訴北京朝陽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行政糾紛案”,在該案中,法院強調: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l條規定:“職工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同時就業的,各用人單位應當分別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發生工傷,由職工受到傷害時其工作的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根據該規定,下崗、待崗職工又到其他單位工作的,該單位也應當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在該單位工作時發生工傷的,該單位應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小編為您整理的上述資料,詳盡地說明了雙重勞動關系中的工傷認定辦法。工傷保險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我國不同的法律法規也具有不盡相同的規定,對于勞動關系的確定的過程是非常復雜繁瑣的,不過重要的一點是,我國法律規定是鋼鐵一般的,就是不存在雙重勞動關系。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飼養動物損害到他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28法律顧問費與顧問費在稅收的區別
2021-02-20用網上的攝影照片畫畫算侵權嗎
2020-11-18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