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師判緩刑最新規定是什么
一般情況下被判刑是會開除公職的,具體的要看教師所在學校的意見。剝脫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資格,所以就有可能教師判緩刑是要開除公職的。
判處緩刑,教師資格自動喪失。看學校能否給你安排其他非教師崗位工作。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典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于管制刑的特點即對犯罪人不予關押,僅限制其一定自由所決定,故無適用緩刑之必要。
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
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
由上可知,老師作為一個公職人員,在學校也是教育未成年人的榜樣,所以對于被判刑的老師,如果學校不會開除,那么也是可以的。所以,對于一名教師來說,如果真的在被判處緩刑的情況下,一般來說都會失去教師資格,可以看學校是否有意向安排非教師的工作。
老師體罰學生犯法嗎?
老師辱罵學生是否違法?
老師體罰學生的怎么處理,體罰的內容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股權質押信托的受益人是指的誰
2021-02-07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國家土地轉讓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