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出現襲警一般判刑多久?
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依法執行職務,或者在自然災害中和突發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或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雖未使用暴力,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本罪主觀上限于故意,即行為人必須明知上述人員正在依法執行公務而加以阻礙,才能構成本罪。犯本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二、增設前提
這些年來,全國暴力抗法襲警事件頻頻發生。警察的人身安全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副主委建議,在刑法修正案中增設“襲警罪”。
“襲警罪”大致分為兩種模式,第一種是普通法國家,采取獨立罪名方式,有獨立法例制裁相關行為。第二種為大陸法系國家,由于強調制裁普遍行為,故以非獨立罪名模式;法國、德國及意大利,把襲警行為規定為妨害公務罪的一種,有不同程度的量刑。日本則把襲警罪分為兩部分,情節較輕則依照“妨害公務罪”論,處罰較輕,而造成重傷或死亡,則作為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處罰,最高可判處死刑。
我國的法律法規也是會在各個方面都規范著公民的行為,如果出現了襲擊人民警察的行為后也是會對當事人追究刑事責任的,但是因為我國在先階段沒有襲警罪這一罪名,所以在發生襲警行為后會以妨礙公務罪來對當事人進行處罰,具體會根據襲擊警察的情節和后果做出處罰。
妨礙公務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妨礙公務罪最輕判決是什么
妨礙公務罪罰金的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駕致人死亡處罰
2020-11-12刑事案件可以自行調查取證嗎
2020-12-20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法定收養與事實收養有什么不同?
2021-03-18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021-03-06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告知義務
2020-11-21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