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負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現象有下列六種:情節明顯纖細、危害不大,不認為是違法的違法;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清除賞罰的;依照刑法通知才處理的;違法沒有通知或撤回通知的;違法嫌疑人、被告人逝世的;其他法律規定不被清查刑事責任的。
我國刑事訴訟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不認為是違法的違法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清除賞罰的,依照刑法通知才處理的,違法沒有通知或撤回通知的,違法嫌疑人、被告人逝世的,其他法律規定不被清查刑事責任的。詳則如下: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這與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相呼應,目的是為了嚴格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不認為是犯罪的即不構成犯罪,當然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2.犯罪已過期限的。
根據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核準。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追訴期限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后罪之日起計算。在人民檢察院、、國家安全機關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特赦是一種恩赦制度,是國家針對特殊的罪犯赦免其刑罰的制度,特赦令具有特別法的效力。經特赦令免除了刑罰的人,不再因同一犯罪事實而再次受到追究。
4.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侮辱罪、誹謗罪、、虐待罪、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罪,告訴才處理,不告不理。被害人有權利決定對這幾類犯罪行為是否追訴,國家不主動追訴。如果被害人及其沒有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能主動進行審判,也不能主動進行偵查取證;如果自訴人在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撤回告訴的,應當允許。即對此類犯罪,公安司法機關不得主動追究。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訴訟追訴的對象,是刑事訴訟中最為重要的一類訴訟參與人。由于我國實行“罪責自負、罪不株連”的刑法原則,一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訴訟即告終止。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免予追究刑事責任即一個人的行為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已構成了犯罪,但由于具有某些情節或者特殊情況,其他法律規定免除刑事責任的,也不予追究。
因此,在立案檢查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假設斷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以上六種現象之一的,就應作出不立案的抉擇;在審判階段,人民法院假設斷定屬第一種現象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歸于其他五種現象的,應裁決中止審理,宣告我國刑事訴訟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二、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有什么不同?
1、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的是一般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
2、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追究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的規定決定;
3、承擔法律責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制裁,可以判處死刑,比追究行政責任嚴厲得多。
雖然依據《刑法》中的規定,不予追究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責任,但這并不能證明其一定是不構成犯罪。一般只有是情節顯著輕微,同時造成的危害也不大的,那么可以不認定構成犯罪。在其他的情況下,一般是定罪但不予處罰,當然這里的處罰僅僅是指形式方面的。
未成年構成犯罪要負刑事責任嗎?
假想防衛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十四歲以下是否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換土地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2020-11-13行政復議后撤銷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6公證過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1-01-112020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范本
2021-02-12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訴前保全不起訴的后果是什么
2020-11-26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