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不上報個人可以到企業所在區縣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但是時限是一年。超過一年的,到法院起訴。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
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
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我國《勞動法》第77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事故,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也可以協商解決。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法律是允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勞動糾紛(包括工傷糾紛)協商調解的;法律之所以允許協商調解是因為這種協商既體現了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則,又節省了大量的仲裁或訴訟的成本,節約了社會資源,對社會的進步發展是有利的;
工傷待遇與賠償糾紛涉及的重點問題:
1.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職工應當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2.試用期內的職工應當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3.精神損失依法不屬于工傷保險待遇的范圍。
4.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5.職工因第三人侵權導致工傷的,除工傷醫療費用外,法律不禁止工傷職工享受工傷待遇后再獲得民事賠償。
6.如果職工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用人單位可以停止發放工傷待遇。
7.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共同承擔工傷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活沒簽合同受傷怎么辦
2021-01-30勞動合同違約金上限
2020-12-31門面租房合同范本模板是怎樣的
2020-11-10公安抓錯人怎么辦?會有相應賠償嗎
2021-02-12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締約過失責任是什么
2021-01-05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