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制緩刑假釋分別是什么機關執行?
管制緩刑假釋分別由公安機關、法院、當地司法機構執行,具體執行情況如下:
1、《刑法》規定:“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已經出臺,明確規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2、對犯罪分子適用緩刑要由人民法院來決定,也就是說,緩刑必須經過人民法院的判決,并由人民法院將判決書、執行通知書送到犯罪分子戶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機關,在緩刑考驗期內,由公安機關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進行考察,由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配合。因為緩刑犯不關押而放到社會上,如果該犯原來有工作的還要回原單位繼續工作或者回到農村參加生產勞動,基層組織如街道、居委會或者村委會以及其所在的單位,應當積極配合公安機關管理好緩刑犯。因為這些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了解犯罪分子的實際表現,有利于對其進行考察教育。
3、《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 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目前,社區矯正機構設在司法行政機關,因此,假釋由司法行政機關監管。
二、緩刑的執行方式是什么
拘役的緩刑考驗期為原來判處的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兩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為原來判處的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能少于1年。在緩刑考驗期內,如果被緩刑的罪犯沒有再犯新罪也未違反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又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原判決,對該犯罪分子新犯的罪或者發現的漏罪作出判決,數罪并罰重新決定對其執行的刑罰。如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被判處執行管制處罰的,一般都沒有經過法院審理案件。緩刑則是法院在審理刑事案件結束之后,由當事人或者其辯護律師提出請求,法院宣判執行。若是法院已經宣判結束,但是在服役期間,滿足了法定條件的,監獄管理人員可以提交書面的假釋請求。
什么情況下判處管制
管制的期限是多久?
什么情況下判管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簽訂主體與履行主體不一致嗎
2021-02-24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1-09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