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緩刑誰決定
嫌疑人只有在滿足法律規定的判決緩刑的條件之后,才可以適用緩刑,然后法院的法官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對嫌疑人進行判決,當然想要獲得緩刑也是少不了委托律師的辯護,可以增加判決緩刑的幾率。
根據現行《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七十四條明確規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這就是說,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是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是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法院認為不關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會;
三是罪犯不屬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對于符合適用緩刑條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懷孕的婦女;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刑法明確規定必須適用緩刑,這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人道主義精神。
二、被判處緩刑需要坐牢嗎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緩刑考驗期限,應當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所謂判決確定之日,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兩種情況:
一種是沒有提出上訴、抗訴的一審判決的法定上訴、抗訴期滿的第2天;另一種是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確定之日。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限。因為羈押期限能折抵刑期,而緩刑考驗卻不是刑期。
三、宣告緩刑后怎么樣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一審宣判后,已無須再予關押。如果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并通知有關的公安機關,待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公安機關將犯罪分子交其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考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許可的監督與責任
2021-03-05特價商品不退換合法嗎
2021-03-07動物侵權的認定和賠償
2020-12-08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沒結婚不退彩禮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9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怎么辦
2020-11-29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