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非法侵害時,如果用較緩和的手段能制止侵害時,就不要用激烈的防衛手段。當侵害行為已經被制止時,就不要再繼續對侵害者進行傷害。否則,就可能超過正當防衛限度,變為防衛過當。在司法實踐中,構成防衛過當的情形包括哪些?以下是對這個問題做的具體介紹。
一、構成防衛過當的情形包括哪些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關于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防衛人明知自己的防衛行為會明顯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為了達到正當防衛目的而放任這種重大損害發生的,是間接故意的防衛過當。
2、防衛人知道自己的防衛行為可能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但輕信這種重大損害不會發生,是過于自信過失的防衛過當。
3、防衛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至發生重大損害的,是忽視大意的過失。
二、防衛過當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防衛過當致對方死亡即涉嫌故意殺人罪。按照刑法規定犯故意殺人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我國《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對于防衛過當構成犯罪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司法實踐中,確定何種情況下減輕、減輕多少,何種情況下免除處罰,一般應當綜合考慮防衛的具體目的、過當的程度、罪過形式以及防衛行為所保護權益的性質等個方面的因素。
同時服刑期間制止了他人犯罪屬于有重大立功表現,對有期徒刑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符合減刑條件的減刑幅度為:如果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般一次減刑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如果確有悔改表現并有立功表現,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一般一次減刑不超過兩年有期徒刑。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悔改表現突出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得超過兩年有期徒刑。
從審判實踐看,防衛不法侵害超過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的情況是極為復雜的,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事實和情節進行具體的分析,確定是減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至于一些比較常見的構成防衛過當的情形,上文進行了講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工廠要不要賠
2021-03-03涉外婚姻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3-23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有哪些
2020-12-30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