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非法侵害時,如果用較緩和的手段能制止侵害時,就不要用激烈的防衛手段。當侵害行為已經被制止時,就不要再繼續對侵害者進行傷害。否則,就可能超過正當防衛限度,變為防衛過當。在司法實踐中,構成防衛過當的情形包括哪些?以下是對這個問題做的具體介紹。
一、構成防衛過當的情形包括哪些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關于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防衛人明知自己的防衛行為會明顯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為了達到正當防衛目的而放任這種重大損害發生的,是間接故意的防衛過當。
2、防衛人知道自己的防衛行為可能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但輕信這種重大損害不會發生,是過于自信過失的防衛過當。
3、防衛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至發生重大損害的,是忽視大意的過失。
二、防衛過當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防衛過當致對方死亡即涉嫌故意殺人罪。按照刑法規定犯故意殺人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我國《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對于防衛過當構成犯罪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司法實踐中,確定何種情況下減輕、減輕多少,何種情況下免除處罰,一般應當綜合考慮防衛的具體目的、過當的程度、罪過形式以及防衛行為所保護權益的性質等個方面的因素。
同時服刑期間制止了他人犯罪屬于有重大立功表現,對有期徒刑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符合減刑條件的減刑幅度為:如果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般一次減刑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如果確有悔改表現并有立功表現,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一般一次減刑不超過兩年有期徒刑。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悔改表現突出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得超過兩年有期徒刑。
從審判實踐看,防衛不法侵害超過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的情況是極為復雜的,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事實和情節進行具體的分析,確定是減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至于一些比較常見的構成防衛過當的情形,上文進行了講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扭送造成違法人員受傷由誰賠償
2020-11-15被害人承諾的法律效力
2020-11-17產品責任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6老公出軌離婚孩子歸誰
2021-01-12企業法人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有效情形
2021-01-13交通事故賠償調解賠多少錢
2021-03-21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2-28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對指定管轄不服的怎么辦
2021-03-23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