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人員作作為政府工作人員參與非法行為對于政府形象會有負面影響因此針對公務人員非法集資的行為處罰是相對來說比較嚴格的,公務人員參與非法集資的違法行為不僅僅是違反了我國的法律規定同時也違反了公務人員的組織紀律,因此不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還要受到紀律制裁,只有這樣才能維護我國公務機關的形象和我國法律的權威。
一、公務人員非法集資是什么
公務人員非法集資是指公務人員利用自身的政治條件騙取投資人的金錢并且從中盈利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務人員參與非法集資的行為是法律和政紀所不允許的,公務人員參與非法集資行為所面臨的處罰是非常嚴重的,不僅要受到黨紀開除黨籍和公職的處罰涉嫌犯罪的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二、公務人員非法集資的相關法律規定
1、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九十九條 犯本節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百九十四條、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之罪,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第二百條 單位犯本節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巨九十四條、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 解釋》
根據《決定》第八條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的,構成集資詐騙罪。
“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采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 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的手段。
“非法集資”是指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未經有權機關批準,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的行為。
行為人實施《決定》第八條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
1)攜帶集資款逃跑的;
2)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3)使用集資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4)具有其他欺詐行為,拒不返還集資款,或者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二、什么是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是金融領域一類犯罪的統稱,比較常見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兩個罪名,這兩個罪名有相同之處,都是違反國家金融監管的制度,向社會上不特定的對象募集資金,利息返還等違背了國家有關規定。但這兩個罪名也有顯著的區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主體是出于經濟發展的需要,比如要搞項目或有急切的資金需要,但又不具備貸款、融資的條件等,往往采取給付遠高于銀行同期利率的利息吸納社會不特定多數對象的資金,并用于實際生產經營。這種情況破壞了國家金融管理秩序。集資詐騙的性質更加嚴重一些,是向社會特定不同的對象去要錢,會采取一些詐騙的手段。不法分子可能會虛構一個項目或理由,把一個很不起眼的事兒包裝大,然后說這個項目前景是多么美好,讓大家來投資。錢拿來后,有些可能會繼續用于包裝項目,有些可能用在揮霍浪費,如拿來買珠寶,買各種各樣的車輛等。不具備辦項目,不具備償還本息的意圖,這個時候司法機關就會按照集資詐騙的罪名對某些對象來定罪判刑。集資詐騙的性質非常惡劣。這兩個罪名的量刑也不一樣,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相比,集資詐騙的刑罰更重,最高可以判死刑。
綜上所述,公務人員非法集資行為的社會影響極其惡劣,因此要受到嚴厲的制裁才能更好地維護我國法律的尊嚴和政府的形象,對于公務人員參與非法集資所受到的法律制裁也是和普通人一樣的,這也充分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公務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很可能還會涉及到貪污等違法行為,因此對于公務人員參與非法集資的行為要依法嚴格制裁。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1-04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無證房拆遷補償比有證房屋低很多怎么辦
2020-11-26城鄉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和流程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