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律規(guī)定,所謂的聚眾淫亂罪,是指聚集眾人進行集體淫亂活動的行為,具體而言,是指糾集三人以上(不論男女)群奸群宿或者進行其他淫亂活動。而且,參與者必須是自愿的。在對聚眾淫亂行為定罪的時候,必須要先做出認定,那究竟此時該怎樣認定聚眾淫亂罪?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怎樣認定聚眾淫亂罪
首先,從犯罪客觀表現(xiàn)方式上加以區(qū)分。本罪在客觀方面最根本的表現(xiàn)是聚眾淫亂行為,因此如果行為人只是單個地并非聚眾地與他人自愿進行兩性活動的,如未婚男女之間偶爾發(fā)生的不正當男女性關系以及已婚男女間的通奸行為,則行為人不構成本罪。
實踐中,對于多名婦女同時向行為人賣淫的,能否構成本罪存在爭議。這種行為雖然在表現(xiàn)現(xiàn)象上看似具有聚眾淫亂的特點,但結合犯罪的主客觀恃征來分析,其并不符合本罪的構成特征。
從主觀方面看,雖然行為人嫖娼具有尋求下流無恥精神刺激的主觀動機,但對于其他聚在一起共同向行為人賣淫的多名婦女而言則不是有此動機,其行為目的是為了營利。
從客觀方面看,本罪多表現(xiàn)為多人聚集在一起進行亂交、濫交的淫亂行為,具有行為對象的非專一性特征。而多名婦女共向行為人賣淫行為,由其主觀動機、目的決定了他們之間并非是聚在一起進行亂交、濫交的淫亂行為,因而不具有本罪淫亂的特征。
綜上分析,對多名婦女同時向行為人賣淫的,不能作為聚眾淫亂罪處理,可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行政處罰。
其次,從犯罪主體上區(qū)分,本罪的主體僅限于首要分子或多次參加者這兩類人。因此對于其他偶爾參加淫亂活動的人來說,不構成犯罪,但應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或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實踐中,對于大多數(shù)失足青少年來說,一般應對之實行教育挽救,不宜擴大打擊面。
二、聚眾淫亂罪是如何認定的
正確認定聚眾淫亂罪,需要劃清本罪與組織賣淫罪、容留賣淫罪的界限:
1、本罪與組織賣淫罪的界限
兩罪都侵犯了社會管理秩序,而且客觀表現(xiàn)上也具有相似之處。本罪是一種聚眾犯罪,而后罪組織賣淫行為也具有聚眾性。兩罪的區(qū)別主要在于:
首先,犯罪主體不同。組織賣淫罪處罰的是賣淫活動的組織者,而本罪犯罪主體除了首要分子以外,還包括多次參加者。
其次,本罪主觀上以尋求空虛下流的精神刺激為動機,而后罪行為人的實施組織賣淫行為多為利益所趨。
第三,組織他人賣淫所控制的淫亂活動以賣淫嫖娼為內容,因此限于男女之間的性行為。而本罪不具有賣淫嫖娼的成分,淫亂活動并不限于男女之間不正當?shù)男孕袨椤?/p>
2、本罪與容留賣淫罪的界限
兩罪侵犯的同類客體都為社會管理秩序,由于兩罪在表現(xiàn)形式上相互交叉,從而造成認定犯罪性質上的困難。區(qū)分二者的關鍵在于:
首先,犯罪客觀表現(xiàn)形式不同。本罪聚眾淫亂行為一般是行為人自己與他人奸淫,也有的是拉攏、慫恿他人之間搞淫亂活動,但不具有使人賣淫的情形;后罪在客觀上表現(xiàn)為容留他人向行為人以外的第三人賣淫,而非供行為人奸淫。
其次,犯罪主觀方面不同。容留賣淫罪的主觀故意在于為他了提供賣淫場所,而本罪的主觀故意在于進行與賣淫無關的淫亂活動,并不在于促成他人賣淫。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構成聚眾淫亂罪的,對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參加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為聚眾淫亂被判刑,社會影響會非常惡劣,即使是出獄了,也會受到大眾的歧視或排擠。如果只是參與了這類行為,但是不屬于組織者、積極參加者的,一定要盡快委托專業(yè)的辯護律師進行辯護。上文中小編對認定聚眾淫亂罪的內容作出了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一般刑事犯罪記錄是什么,能夠撤銷嗎?
經濟犯罪偵查措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職有工資嗎
2020-12-12勞動仲裁是否阻斷工傷認定期限
2021-02-09征地補償?shù)男聵藴适鞘裁?/p> 2021-02-06
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可以贈與嗎
2021-01-04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1-02-15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民法總則中有關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哪幾種
2020-11-23發(fā)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yè)限制
2021-01-30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試用期的特殊規(guī)定有哪些
2021-03-06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yè)險能退嗎
2021-03-11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