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這個行為應該是比較嚴重的,法律對于這個行為,有故意殺人罪的規定,故意殺人之罪的構成要件,首先,行為人的行為,在其主觀上應該是故意實施的,并且從一開始就是想要殺死對方,結果就是當事人死亡了。那么關于故意殺人罪自首辯護詞內容是怎么的?
一、故意殺人罪自首辯護詞
內蒙古巨鼎律師事務所接受犯罪嫌疑人韓某某及其家屬的委托,經內蒙古巨鼎律師事務所指派,作為故意殺人一案被告人韓某某的辯護人出庭為其辯護。
接受委托后,我們查閱了人民檢察院移送法院的有關本案的證據材料,同時也多次會見了犯罪嫌疑人,向他進行了詢問,了解本案的有關情況,做了必要的調查工作。就本案辯護人發表以下意見:
辯護人認為被告人韓某某不構成故意殺人罪;
《刑法》第十四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理論上對于故意犯罪的主觀狀態又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前者是“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而后者表現為“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
1、被告人不構成直接故意;
從案件的事實上看,被告人主觀上沒有殺死被害人的直接故意,當時只是迫于被害人的危險(被害人所躺頭部位置放置一把被害人自制的1米大刀,被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時經常用該刀砍打被告人,被告人意識到被害人想要去拿刀,因害怕被害人起來后用刀殺死女兒、婆婆、及自己),才以掐住被害人脖子的方式控制住被害人(因被害人上身**,被告人弱小且左手手指被砍下,掐脖子是被告人最方便也是最有效控制被害人的方法),所以,被告人根本不存在殺死被害人的直接故意。同時,被告人在之前遭受的家庭暴力程度要遠遠勝過本次的程度,例如以殺被告人為威脅逼迫被告人剁掉自己的手指、用刀子捅被告人等等,被告人都沒有過殺死被害人的想法,而本次就更不可能產生這樣的念頭,更不希望這樣結果的發生。
2、被告人不構成間接故意;
被告人掐住被害人4、5分鐘后,被害人就沒有了呼吸,這樣的結果在被告人的意識里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在平時被害人經常以同樣的方式掐被告人的脖子,一般都在15分鐘左右,有時候被告人被掐的尿褲子,被告人并沒有意識到這樣會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故其對自己行為的危害后果并不“明知”,更不是“放任” 這種結果的發生。
3、被告人不構成故意犯罪;
在被告人事發兩個小時后的訊問筆錄以及之后的三次筆錄中都非常穩定的說自己是怕被害人起來后打自己及被害人的母親,掐住被害人就是讓他消停一會。在事故之前的爭吵中,被告人還站在門口為的就是隨時躲著被害人,怕被害人過來打自己;在死亡結果發生之后,當有人說被害人沒氣了,被告人還以為別人在騙自己,自己又用手確認了一下。通過以上事實和被告的的行為、心理活動,足以看出被告人并沒有殺死被害人的意圖及故意,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更不希望這樣結果的發生,本案的嚴重后果完全是被告人失手所致。
被告人韓某某屬于假象防衛;
被告人過失掐死被害人之前,被告人完全是為了控制被害人,防止被害人起來后拿刀傷害甚至殺死女兒、婆婆和自己,被告人認為不法侵害存在并會即將發生,主觀上完全是處于防衛意圖;而實際上,不法侵害行為實際不存在;被告人的防衛行為更是給她視為“不法侵害行為人”造成了死亡的后果,被告人錯誤的防衛反擊行為,導致不應有的危害結果的發生。綜合來說,本案前提上不法侵害行為實際不存在;主觀上被告人出于防衛的意圖;結果上造成了沒有實際侵害人的死亡。所以,被告人韓某某對被害人的死亡結果完全是由于假想防衛的行為所造成。
被告人過于自信、輕信能夠避免不利后果的發生,消極不保護的行為,應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被告人根據自己的經驗及以往被掐的經歷(平時被害人經常以同樣的方式掐被告人的脖子,一般都在15分鐘左右,有時候被告人被掐的尿褲子,這樣都沒有造成死亡的后果,況且被害人的體制等均強過被告人),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行為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有力因素,而過低地估計了自己的錯誤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程度。同時,被害人酗酒成病,自身體制下降,事發前更是虛弱到了極點,而被告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些因素,其高估了被害人對自己的抵御能力,從而低估了自己的行為造成不利后果的程度,認為自己沒有致被害人死亡的能力,確信自己的行為不可能造成死亡的后果。被告人造成被害人死亡后果的發生完全是對自己行為的過于自信,故應定性為過失致人死亡罪處罰。
量刑上具有以下對被告人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
1、情節較輕;
犯罪情節是體現行為的客觀危害性、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和人身危害性的主客觀事實總和。從被告人行為的客觀危害性上考慮,被告人過失致人死亡的手段或者方式不是很惡劣,所引起的社會評價不是義憤填膺而是民眾呼吁“刀下留人”;從被告人行為的主觀惡性來看,被告人長期受到嚴重的家庭暴力,案發前是受到被害人的激憤失手造成被害人的死亡后果;從被告人的人身危險性上看,被告人致人死亡后立即投案自首、如實供述犯罪事實,以及結合被告人的一貫表現,都可以表明被告人再次實施犯罪的可能性較小;以上均是“情節較輕”的情形。根據刑法第233條之規定,過失致人死亡,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下有其徒刑。結合本案,從輕處罰更可以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2、被害人存在嚴重過錯,應相應減輕被告人的刑事責任;
被害人嗜酒成性,家庭暴力嚴重,常年酗酒引發酒精中毒,經常作出一些殘忍、變態的行為(以殺被告人為威脅逼迫被告人剁掉自己的手指、用刀子捅被告人、烤串鉗子扎被告人、用煙頭燙、掐脖子十多分鐘導致尿褲子…),案發前更是被害人將被告人及自己的親媽一起打罵,如不控制被害人,其很有可能拿起床頭的大刀造成在場親人的傷亡,而被告人正是為了控制住已經喪心病狂的被害人才導致被告人失手造成被害人死亡。
3、被告人構成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以后被告人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構成自首,根據刑法第67條第一款之規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未成年的女兒需要被告人的照料,事件發生后,女兒已經失去了爸爸,而爺爺奶奶已經失去了撫養孩子的能力,孩子更需要母親的照顧。
5、被告人無前科劣跡,自愿認罪,積極悔罪,科酌定從輕處罰。
6、被告人得到了包括被害人父母在內的親屬、市婦聯、社會媒體的支持,各界一致要求對被告人從輕或者減輕處罰。2013年6月29日受害人父母等7人集體簽下了刑事諒解書,表示希望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2013年7月15 日被害人父母又出具了請求書,再次表達了他們對被告人的理解以及對小孫女(被告人與被害人的女兒)今后的擔憂,表達兩位老人已經沒有能力撫養小孫女,孩子需要母親的撫養;2013年7月10日霍林郭勒市婦聯發表“關于對遭受家庭暴力而犯罪的韓某某從輕處罰的呼吁書”,市婦聯呼吁司法機關對韓某某從輕處罰;案發后,通遼都市報也先后撰文兩篇,表達了對被告人遭受家庭暴力的憤慨及對其犯罪行為的無奈與理解。案發后,該事件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同時對被告人從輕、減輕處罰的思潮也得到了共鳴。
綜上,辯護人認為,被告人過失致人死亡,情節較輕,同時有具有以上諸多法定及酌定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故請求法庭堅持以人文本、著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的原則,對被告人定罪適用緩刑!
故意殺人罪自首辯護詞的內容小編整理好了,關于辯護詞,這個是律師的涉及到的內容,很多現實生活中的行為人,確實實施了一定的行為,但是為了自己能夠在量刑的時候,可以減輕從輕,所以會委托律師為自己辯護,律師就要書寫辯護詞。
故意殺人罪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故意殺人罪辯護律師怎么做無罪辯護
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有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吉超律師(18646396912),男,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執業律師,黑龍江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訴訟法學專業。 具有良好的正規法學教育背景、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通曉國家現行重要法律、法規。自擔任執業律師以來承辦過大量案件,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長期奮斗在法律實踐工作的最前沿,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脫離實踐而空談理論;具有十分豐富的訴訟實戰經驗和處理各類法律事務的實踐經驗;深得當事人一致好評。諳熟國家立法和法學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以及司法實踐的最新動態。 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不唯上,不唯權,不唯書,不唯錢;不做高高在上的學者,也不做挑詞架訟的訟棍;堅持維護當事人利益至上,維護公平與正義至上,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數罪并罰最多不能超過幾年
2021-01-23附條件不起訴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23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