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公司什么條件下可降薪?
如果員工未實際工作,或者工作量減少,可以適當降薪。
因為疫情影響,企業可能會面臨一些困境,向員工說明情況,員工自愿協商一致降薪,法律層面是允許的。
但這種協商需員工簽字確認,強制通知決定員工集體降薪,不合法。
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明確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同時,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地規定的辦法執行。
二、上下班途中,感染了新冠病毒,算工傷嗎?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寫明: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和救治工作中,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的,應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非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是否可以享受這項政策?工傷認定需根據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原因,進行綜合認定。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感染場所較多,出門買菜也可能導致感染,很難認定感染一定是發生在單位,建議大伙做好防護措施。
原則上,工傷的判定標準應該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受到的傷害屬于工傷。對于在上下班途中遭受的傷害是否屬于工傷,原則上僅僅在滿足《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規定,即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屬于工傷。對于在上下班途中感染疫情不應該做類比推理,即上下班途中感染新型肺炎是不屬于工傷。
疫情期間,如果員工沒有工作,沒有提供勞動,單位是可以提出減薪的請求的,雙方都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根據公平原則,單位可以提出減薪請求,否則對于單位而言是不公平的。
休完產假調崗降薪合法嗎
哺乳期女員工降薪可以嗎,哺乳假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老員工調崗降薪怎么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直系親屬贍養協議范文
2021-03-22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交通事故認定工傷怎么賠償
2021-03-02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對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有什么規定
2021-03-1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4土地轉讓需要繳納的稅費有哪些
2021-02-18集體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流轉問題的對策有哪些
2021-02-19農村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14與拆遷方談判時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14企業除了停產停業損失外,還有機器設備、人員安置的補償嗎
2021-03-14魚塘遇征收是按照水面面積計算補償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