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罪的犯罪未遂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一)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施犯罪,這是區分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根本標志。
一般說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按照刑法分則有關條文規定的客觀要件進行具體分析,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被告行為必須實際接觸或接近犯罪對象。
2、被告行為必須對犯罪的直接客體造成了直接威脅。
3、實行的行為必須能夠直接引起危害后果的發生。
4、實行的行為必須是在行為人的犯罪意志支配下進行的,并且能夠反映其犯罪意志。
(二)犯罪沒有得逞。
這是犯罪未遂的又一要件,它是區別于犯罪既遂的重要標志。它有以下三種表現形式:
1、是法定的犯罪結果沒有發生。
2、是犯罪行為沒有完成。
3、是法定的危險狀態沒有具備。
(三)犯罪沒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二、詐騙罪的量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徙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三、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至1萬元以上、3萬元至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髙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二條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所有刑事犯罪活動的犯罪未遂的認定標準都并沒有什么區別,只不過是犯罪未遂的原因大不相同而已。另外,如果不是受害者太過財迷心竅,或者遇到某些事情能理智冷靜的判斷一下的話,那犯罪嫌疑人也不會通過坑蒙拐騙這些方法賺的盤滿缽滿。
最新詐騙罪量刑標準
怎樣認定保險詐騙罪的對象
構成感情詐騙罪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疑公攤面積怎么辦
2021-01-30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2020年領結婚證要交二胎押金嗎
2021-01-18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