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階段有實行犯嗎?
沒有,實行犯,是共犯種類之一。亦稱正犯或執行犯。1960年的蘇聯刑法典規定:“直接實施犯罪的人,是實行犯。”指直接實施符合刑法分則所規定的某一犯罪構成要件行為的人。對實行犯可作以下分類:
(1)直接實行犯與間接實行犯。直接實行犯是行為人親自實施犯罪行為;間接實行犯是行為人假手無責任能力人、不知情的人或強制他人為自己實施犯罪行為。被利用作為犯罪工具的人因無犯罪意圖不成立犯罪,而由間接實行犯負與直接實行犯同樣的刑事責任。
(2)單獨實行犯與共同實行犯。單獨實行犯是由行為人一人單獨實施犯罪構成要件的實行行為。
刑法分則所規定的犯罪,除了少數聚合性犯罪、對行性犯罪、集團性犯罪等條文外,一般是以單獨實行犯為基本形態。共同實行犯是二人以上以共同故意實施的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
中國《刑法》對共同犯罪人的分類是以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為主要標準,未明文規定實行犯,是將在共同犯罪中積極參與實行、起主要作用的實行犯歸屬于主犯,將雖參與實行但僅起次要作用的實行犯歸屬于從犯。
二、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行為人只停留在犯罪預備階段的,不論是犯罪預備是否完成,只要是沒有造成社會危害性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時就可以不以犯罪論處,或者是直接免除處罰,但是如果是造成一定的社會危害性的,就可以按照犯罪未遂進行從輕或者是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上班受工傷老板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24自媒體配圖侵權怎么處理
2021-03-04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店鋪租賃合同沒有到期可以提前解除嗎
2020-12-10沒有借貸憑證可以向法院提起借貸訴訟嗎
2020-12-03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